在二十多年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曾经先后二十多次遇到学生和其他一些人在中长跑后出现:两腿无力,发软,站立不稳,摇摇晃晃,突然昏倒,更有甚者昏迷达十多分钟不醒。运动医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重力休克”。
赛跑后为什么会发生休克呢?这是因为人在剧烈运动时,心脏每分输出量比安静时大六至七倍,大量血液流向下肢。如果终止快速奔跑突然停下不动,这时下肢的肌肉失去了对毛细血管和静脉的挤压作用,加上地球的吸引(重力)作用,致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不能迅速回流心脏,回心血量减少,随输出量亦少,造成头部供血不足,使脑部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人在短时间内便会失去知觉,出现重力休克。其主要症状是:昏倒后血压下降、血流减慢、脉搏弱且慢、四肢发凉、脸色苍白、体温下降、淡漠、瞳孔缩小等。
其实,不单纯是剧烈运动会出现重力休克。有时,人在长久站立、下蹲过久骤然站起、过分激动、带病参加剧烈运动、跑后突然停止不动等情况下都可能引起重力休克。即使在组织严密、安排紧凑、内容丰富、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四十五分钟体育课中偶尔也会有个别学生出现重力休克。至于在竞争激烈的登山、越野比赛、田径运动和球类比赛中这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再加上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基层开展体育比赛时,现场医疗条件往往较差。因此,让更多人了解重力休克发生的原因以及掌握预防和急救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轻度的头昏,可搀扶着患者走一定时间,不适的感觉就会消失。稍重的没有能力的,可让患者平躺,衣领松开,头部略放低,然后抬高患者下肢作轻微的抖动,患者症状马上得到缓解。
轻度的昏厥,除采用上述方法外还可用手指准确地掐点人中、百合、合谷、涌泉、后溪等,便可使患者苏醒。
然而,严重的昏厥用这些简易方法,很难及时奏效,拖得过久,恐有生命。笔者在长期实践和研究中,得出一种迅速奏效的“妙法,多次使用,效果颇佳。笔者在一所农村中学任体育教师时,曾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一次环校越野比赛,并且担任终点裁判。在女子组比赛快要结束时,一名女生一马当先,眼看冠军宝座唾手可得,没想到在距离终点还不到50米处,她却突然昏倒。班主任和体育老师急忙将她搀架到边的房子里急救。笔者等到五十名女运动员先后到达终点并登记名次完毕,又为男子组发出起跑信号后,赶过去看望那位休克的女生时,时间已过去了十几分钟,班主任和年轻的体育老师用尽上述方法施行急救,患者未见醒转。笔者马上再用重手法掐点各个,仍见毫无声息,只好采用“绝招”。抬高患者的脚,把手帕附在患者的脚后跟,用牙齿依次咬、挤患者两脚脚跟的肌腱,患者终于哼出了声音。在场师生都为该女生获救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并为这种“妙法”,能将其救醒而拍手叫绝。为什么此法能起到一般方法所达不到的作用呢?从反射角度来分析,这是由于小腿三头肌肌腱上的感受器受到足够强度的机械刺激,引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一定感觉通传向中枢,直至大脑,从而使患者迅速恢复知觉。笔者多次遇到重力休克的患者,此法,常常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一次碰到某部队在进行40公里急行军拉练中一名战士休克昏迷不醒,我如法施治立即见效。笔者将此法介绍给其他体育教师,他们在组织学生登山、跑步等运动中遇到个别学生重力休克,采用此法急救往往能起“死”回生,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