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肝炎发展中医有三招

  研究发现,80%-90%的肝癌患者多经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过程。我国是慢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约有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慢性肝炎患者大约有3000万。如何防止肝炎患者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这是肝病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期“专家坐诊”特别邀请武汉市中医院肝胆病专科郑翔主任医师,给大家介绍中医在阻断肝炎发展成肝癌中采取的一些办法。

  最近,某单位组织体检,40岁的文先生被发现中度肝硬化,他觉得很疑惑:以前只是肝炎,怎么突然就肝硬化了呢?一点感觉都没有啊?

  郑主任介绍,在很多情况下,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恶化是由于患者的大意而耽误了治疗时机。一般来说,肝炎的预后大多是良好的,不会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但研究发现,80%-90%的肝癌患者多经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过程。

  肝炎病毒入侵到肝脏细胞中,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变性、坏死。肝细胞坏死后,组织进行不断修复,修复的过程就是肝脏纤维化的过程,好像一个伤口,创伤愈合后形成疤痕,而这个疤痕已经成为纤维组织。正常的肝脏触摸上去就像嘴唇那么柔软,而肝细胞经过多次的损伤-坏死-修复,渐渐形成肝硬化,柔软的肝脏被纤维组织隔离成一个个“小岛”,最后癌变,彻底摧毁一个正常的肝脏。

  郑主任说,上述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数据显示,从感染乙肝病毒到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再到成肝硬化需10-20年时间,而感染丙肝病毒转成肝硬化的时间一般相对较短,需要8-9年时间。专家认为,这期间注意生活调理,克服不良生活习惯,根据个体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切忌过度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进程的。目前有效地或清除肝炎病毒复制,对消除肝脏炎性病变,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医理论,肝炎属于“黄疸”、“胁痛”的范畴。黄疸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表现,胁痛则以一侧或两侧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形式。中医将肝炎分为七大类型,包括湿热蕴蒸型、脾虚湿阻型、肝脾不和型、肝肾阴亏型、气血瘀滞型、疫毒炽盛型、肝胆郁热型等,然后施以不同方药。比如,慢性迁延性或活动性肝炎属于肝郁脾虚湿阻型,主要表现为无力,肢体困倦,肋下隐痛,饮食减少,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腻,脉缓软。治疗以益气健脾,理气祛湿的方药为主,如:逍遥散、茵陈术附汤、参苓白术散等方药,进行辨证施治均有良好效果。

  1.茵陈3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垂盆草15克,日服1剂,连服15剂。适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

  2.鸡骨草10克、田基黄15克、丹参10克、白芍12克、郁金10克、滑石20克,日服1剂,连服15剂。适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标签:疾病预防

上一篇:乙肝大三阳饮食要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