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历代食养与食疗著作不难看出,掌握变化规律,围绕调理进行食疗活动,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乃是传统营养学理论核心所在。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明阳之所在,以平为期”。中医理论认为,机体发生疾病,究其原因,皆由于失调之故。因此,饮食养生、治疗与康复手段,和药物疗法、针灸、、按摩、导引等一样,都将调理作为基本原则。《素问·骨空论》说;“调其,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对饮食的宜与忌,中医也以平衡作为出发点的,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例如痰湿质人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忌食辛辣;阴不足阳有余的老年人则忌食大热峻补之品;某些患者,如皮肤病。哮喘病人应忌食虾鱼等海产品发物;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总之,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另外,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中医也是注重调和的,使所用膳食无偏寒、偏热、偏升、偏降等缺陷。例如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总要配以姜、葱、酒、醋类温性的调料,以防止性偏寒凉,食后脾胃之弊。又如食用非菜助阳类蔬菜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也是为了达到互补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