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进行艾灸的时候要注意身体保暖,尽管三伏天天气很炎热,但是艾灸的时候仍然要避免着凉,特别是要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的情况下避免穿堂风吹。
三伏天进行的时候要注意,不可随意进行。比如,一般面部不能进行艾灸以免烫伤;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化脓灸法以免化脓后不易愈合;重要脏腑部位、大血管处等不可直接艾灸;经期、妊娠期妇女不可以随意进行腰部、腰骶部艾灸等等。
三伏天进行艾灸之后一定要正确进行护理,比如注意局部的清洁干爽,特别是在艾灸之后如果是出现了操作不当引起的局部烫伤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疮弄破,如果已经破溃要及时继续消炎处理。
另外,三伏天进行艾灸后要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并且原则上艾灸后毛孔张开,不宜马上用冷水洗手或洗澡,一般情况下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多年“三伏”天贴药。
西医研究发现,通过灸疗法以后能提高巨噬细胞能力,增加E—玫瑰花结形成率和淋巴细胞率等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血中噬酸性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含量下降,明显机体的过敏状态,同时在促进激活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使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CAMP(血浆环腺苷单磷酸)的合成。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进行贴敷灸治疗。
选取玄胡、白芥子等多味中药按比例研末,用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上。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相应,各种病症所取的都有所不同。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
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上的皮肤起疱,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通过气血直达病处。贴敷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