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怎么办

  对伴有颅内高压者早期应用有持续缓解脑水肿的作用,可减少甘露醇的重复使用,常用地塞米松,每次0.5~l.0mg/kg,每6~12小时1次,静脉滴注,多在48h内应用,48h后根据病情决定停用或减量。

  如已为晚期发生了脑疝,有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不整,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时,可使用20%甘露醇,剂量根据病情决定,一般每次0.25~0.5g/kg(1.25~2.5ml/kg),可6h使用一次,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颅内压的高低及意识状态可作为是否需要重复给药的指标。

  烦躁不安、抽搐可促使出血加重,应给氯丙嗪每次2mg/kg和钠每次5~8mg/kg交替肌注,第3~4小时一次。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亦可用负荷量钠20mg/kg静注,以后用维持量2.5mg/kg每12小时一次。如与安定配合,止痉效果更好。如囱门饱满颅压明显增高者,需用脱水剂甘露醇,首剂0.5~0.75g/kg静推,以扣0.25g/kg一日4次。地塞米松0.5~1mg/kg静注,一日2~4次,有人认为能增加疗效。重者可加速悄每次1mg/kg,待颅压降低,脑水肿控制,遂可减量至停药,一般疗程为2~3天。对于给氧仍有青紫,呼吸微弱、不规则者,需辅以人工呼吸机、并注意纠正酸中毒,维持良好灌注。有硬脑膜下血肿时,可多次作硬脑膜下穿刺加液,如3周后积液不干,可手术摘除积液囊。

  可选择使用维生素K1,1~5mg/次肌内注射1次/d连续3天,也可选择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和血凝酶(立止血)氨甲苯酸或氨基已酸等。

  一切在产前,产程中和产后可以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窒息,缺血的因素,缺氧缺血性脑病常导致缺氧性颅内出血,早产儿多见,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可因宫内窘迫,产时和产后窒息,脐绕颈,胎盘早剥等,缺氧缺血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溢,多为渗血或点状出血,出血量常不大而出血范围较广和分散,导致室管膜下出血,脑实质点状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胎儿头部受到挤压是产伤性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以足月儿,巨大儿多见,可因胎头过大,产道过小,头盆不称,臀位产,产道阻力过大,急产,高位产钳,吸引器助产等,使头部受挤压,牵拉而引起颅内血管撕裂,出血,出血部位以硬脑膜下多见。

  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或出血性疾病,如某些凝血因子表达减少也可引起颅内出血或加重IVH,如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标签:疾病常识

上一篇:肾结核怎么治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