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胎瘤一种被膜包覆的肿瘤,在肿瘤中可以看到许多类似于正常器官的组织混杂其间,如毛发、软骨、腺体等,这些组织可能源自三个胚层,而在正常的器官中,并不会有这种情形,故此乃是诊断畸胎瘤的一大依据。畸胎瘤中发现的各个组织,尽管他们本身看似正常,但经常与周围的组织无关(比如在软骨的周围形成角质)。
畸胎瘤是胎胚发育中的另一个胚胎形成的,并不属于患者本身的组织,良恶性都不代表患者自身卵巢组织的性质,只要手术精细,技术娴熟,就一定能够完全分离畸胎瘤,保留患者自身的卵巢组织,所以,不论畸胎瘤的良性或恶性都不必切除卵巢。
术后患者应当多多食用清淡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些新鲜的易消化的蔬菜、新鲜瓜果、粥类食物、汤,都对身体的术后康复很有效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多注意睡眠、休息,作息要规律,适当运动,保持一个舒适健康、卫生整洁的生活。
畸胎瘤的高发年龄可分为儿童和2个年龄段,儿童畸胎瘤高发年龄在1~2岁,畸胎瘤高发年龄在25~35岁。
本病转移的发生率高。转移方式沿腹膜扩散,常见的转移部位有盆腔及腹腔腹膜、大网膜、肝表面、横膈、肠及肠系膜等。转移灶大多数为表面种植。
症状常表现为肿瘤迅速生长,失去原有弹性、外生性肿瘤可见浅表静脉怒张、充血、局部皮肤被浸润并伴有皮肤温度增高。可经淋巴和血行转移而有淋巴节肿大和肺、骨转移症状,同时每天出现消瘦、贫血、瘤性发热等症状。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一种具有多能发展潜力的多能细胞,正常胚胎发育情况下,发展和分化成各胚层的成熟细胞。如果在胚胎不同时期,某些多能细胞从整体上分离或脱落下来,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分化异常,则可发生胚胎异常。一般认为,这种分离或脱落发生于胚胎早期,则形成畸胎;而如发生于胚胎后期,则形成了具有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三个胚层的异常分化组织,即形成了畸胎瘤。
CT平扫可见肿物形态不规则,结节状及明显分叶状和密度不均的占位性病变,通常有实性成分(高密度)、囊行(低密度)及钙化和骨化等,多囊者较为常见。全部患者皆可见到脂肪成分,瘤内出血少见。
畸胎瘤由多种成分组成,故T1及T2像出现的信号也极为混杂,但边界较清楚,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良性畸胎瘤边界无水肿(T2像显示清楚的高信号),如有周边水肿,提示肿瘤为恶变成分或恶性畸胎瘤,肿瘤在注药后瘤壁和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恶性畸胎瘤可进行放疗或化疗。如已出现上腔静脉与气管综合征,通常应先做化疗,待症状缓解后,根据情况继续采用放疗或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