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预防针有用吗

  打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好方式。也是目前临床上广乏使用的。通过打乙肝疫苗使机体获得抗体,这样被乙型病毒肝炎患者传染的可能性比较小,甚至可以说不会传染。但是乙肝疫苗一般都是有时间的,一般五年之后还要再次打。

  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这种方案称为0、1、6方案;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免费接种,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对于小孩,一般入托前还要再做两对半检查,看有无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就要再打一次加强针。

  3.3、接种时间: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越早越好。如出生后48小时以后注射,预防效果降低。

  3.4、如果接种乙肝疫苗前检查“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则无需再接种。若“乙肝表面抗体”为弱阳性,则需加强注射。“乙肝表面抗体”在体内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般5年要复查一次。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则要进行复种,程序、剂量和时间同初种。

  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皮疹、头痛、发热、不适、疲劳、流感样症状、、头晕、荨麻疹、瘙痒、关节痛、肌痛、腹泻和嗜眠等。极个别接种者有视力减退、嗜酸粒细胞增多、肾小球性肾炎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症状和疾病与重组疫苗的关系虽尚未完全确定,但应引起重视。

  从20多个国家研究资料综合分析,重组乙肝疫苗的安全、有效已肯定,除注射局部有轻度疼痛、红肿、硬结,偶有发热、疲劳、头痛外,未见有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由于乙肝疫苗属血源性的,在制备过程中纯化与灭活程序十分严密,故不会产生像破伤风等动物血清疫苗可能造成的过敏反应,也不会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亦末出现相互干扰作用;因此,可以说,乙肝疫苗是安全可靠的预防疫苗,注射前也不必皮试。

  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是让对乙肝病毒(HBV)没有免疫力的人产生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HBV感染的作用。但大凡既往已经感染过HBV的人,其中绝大多数体内已产生了乙肝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或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具有天然的主动免疫力。

  即使经过相当一段时间,血清中的抗-HBS滴度下降至测不出水平时,一旦再度接触到HBV,仍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回忆反应,使原来产生的抗-HBS滴度再次升高。因此,不必要再行乙肝疫苗接种。而慢性HBsAg或慢性乙肝病人,由于体内存在着HBV,此时注射乙肝疫苗,既起不到预防作用,也无明确治疗效果,故也不必接种乙肝疫苗。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标签:疾病常识

上一篇:肌红蛋白低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