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一半食管癌患者在中国!原因竟与“一个字”有关……

  俗话说“趁热打铁”,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有个习惯,干什么事情都喜欢“趁热”:“趁热吃”、“趁热喝”……殊不知有一种致命的癌症,专门盯着喜欢“趁热”的人!

  平时身体硬朗的老陈,吃饭就喜欢热气腾腾的才有滋味。还尤其爱喝功夫茶,一杯下去,从嘴巴烫到胃里,感觉全身舒畅。

  然而,近段时间却“食难下咽”:吃一口饭就噎一下,胸部还有闷闷的感觉。时间一长情况越来越严重,饭都吃不下,每天竟然只能喝点米汤。

  这种癌症就是食管癌,发展到最后,患者的食道会完全堵塞。别说是流食了,就连自己的口水都咽不下去,甚至还会出现咯血、休克等危急情况。

  而饮食过热造成的慢性灼伤,正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食管癌患者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每年平均因该疾病致死者就超过15万人。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出,经常喝超过65℃的饮料可能会增加人体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也将高于65℃的热饮列为2A级致癌物(很可能致癌),与疟疾、重金属铅同属一类。

  当我们喝热饮或吃热的食物时,65℃的高温足以对食管粘膜造成灼伤。长期如此容易引发炎症,促使大量活性氮生成,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诱发细胞癌变。

  特别是一些容易“产气”的食物,比如红薯、豆类等,在被消化的过程中还会释放气体,将胃酸带入食道。

  不夸张地说,每个正常人的口腔里都存在着超过400种细菌,其中大部分都可能造成致病性。如果口腔不卫生,这些细菌就会随着唾液进入食道。

  比如霉菌类,就含有多种致癌的毒素。当食管壁出现伤口或者缺损时,它们很可能趁虚而入,刺激食管细胞癌变。

  腌制食品如咸鱼、咸肉、鱼露、虾酱等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可能会在我们体内代谢生成亚硝胺,促使癌症产生。

  在食管癌高发地区的粮食和饮水中,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明显偏高,而且与当地食管癌和食管肿瘤的患病率呈正相关。

  食管癌的地域性、家族遗传性较强。我国华北太行山区(包括河南林州、河北磁县、山西阳城等十几个县市)、陕豫鄂秦岭和鄂豫皖大别山地区、闽粤赣交界地区、广东潮州地区等地食管癌患病率偏高。

  甚至该地区的居民到外省定居后,患病率也是当地居民的5~8倍。如果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那么直系或旁系亲属可能也携带有致病基因,需要格外警惕。

  食管癌的典型表现是进行性吞咽困难,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中晚期恶化速度快。及早发现癌变症状并接受治疗,5年生存率能达到90%,而中晚期仅有6%~15%。

  早期食管癌最为简便有效的筛查方式就是做胃镜,其无死角、无损伤、诊断率高,医生可以非常清晰地观察到食管内有无异常组织增生、溃疡、胃粘膜侵蚀等前期病变。因此,也有人称胃镜“查一赠一”。

  正常情况下,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而食物刚出锅时却往往接近80℃,大大超过身体耐受温度。如果你实在急着动筷子,可以在手边放一杯凉水,把食物涮一涮降温。

  炒菜需要8分钟,炸红薯需要3分半,蒸馒头需要4分半,热汤需要10分钟,而火锅汤底的温度始终在120℃左右。

  吃完饭不要立刻坐下或平卧,保持直立10~20分钟,同时用手掌围绕肚脐轻轻按揉,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消化,避免胃食道反酸。

  β-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性,可以促进黏膜的生成与发育,甚至快速修复破损的皮肤。缺乏β-胡萝卜素,食管粘膜容易加速老化,自我修复功能降低。

  食物在胃部消化需要2~4个小时。如果晚饭吃得太多,或者吃饭时间太晚,那么睡觉时胃里可能还是满满当当的,容易引起反酸。

  大医生请来权威消化科专家,为您推荐有助于保护食管的“菇菇饭”,所用的主要食材猴头菇、红菇都有修复食管粘膜、辅助抗癌的作用,营养又健康。

  猴头菇、红菇、彩椒、五花肉肉末、鸡蛋、香葱、黑芝麻。(备注:要挑选金黄色,味道清香不刺鼻的猴头菇,将其清水胀发,与面粉一起泡洗、搓揉,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饭后到底能不能做运动?营养师:这几条饭后养生禁忌,一起说清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