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预防: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生的目的。简而言之“
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脑卒中一级预防主要针对的目标。其中十大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心脏病、酗酒、 糖尿病、情绪应激;其它还包括: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口服避孕药、抗凝治疗等。其中,控制高血压、高血脂是预防脑血管病发生最重要的环节。
大多数脑血管病的共同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的上游是多重危险因素(十大危险因素)的流行。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必须做到早保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源头治理。
这四大基石由8大板块构成:环境清新,起居规律,营养合理,戒烟限酒,适当锻炼,心态积极,睡眠良好,定期体检。健康也讲究“木桶理论”,如果只做到了部分,代谢综合征、生活方式病还会找上门来。
二级预防: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主要针对已发生过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者,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完全性脑卒中的发生。简而言之,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卒中的二级预防要遵循分层治疗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按照卒中复发危险度的高低将患者分层,以此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而所谓分层治疗,就是依据Essen评分表(如下,主要指缺血性卒中)来分别处理。
对于颈部斑块,我们通过超声发现后,应该进一步评估其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通过超声、高分磁共振检查其是否存在(纤维帽不完整,出血、严重狭窄),进而判断:哪些是易损斑块,哪些是不稳定斑块? 对于稳定斑块,要设法继续稳定;对于不稳定斑块,要设法促其向稳定转化,消失或逆转。
而对未破裂动脉瘤,我们目前可能通过CTA、MRA或DSA发现,应进一步通过精准的形态学测量、血流动力学分析、高分磁共振检查(瘤壁的强化程度),以及基因学检查来判断其风险分级,最后采取针对性处理,转危为安。对于未破裂动脉瘤,要尽可能减少促进其发展因素,以及触发因素,必要时采取干预手段,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抗血小板药(Antiplatelet)、他汀类药物(Statins)、降压药(Antihypertensive?agent)是卒中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而抗血小板药和降压药是卒中二级预防的重中之重。
三级预防:在脑卒中发病后积极治疗,尽量将神经功能损伤降至最低,并防治并发症,减少致残发生,预防复发。早发现,早处理,早康复,减少疾病和死亡的发生。简而言之,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当卒中猝然而至时,我们应该做到及早发现,我们可以使用简便快速的记忆法FAST来识别中风症状:
T(time): 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出现以上的任何症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要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
更简洁的是120。当发现疑似症状时及时拨打120,有助于缩短发病至呼救的时间。卒中急救,争分夺秒,抓住卒中黄金救治期。早期血管再通,尽最大可能挽救可复的脑组织,减少后遗症或不留并发症。
某种程度上,早期康复训练也很重要,它促进神经功能重塑,减少卒中的后遗症,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急性动脉瘤性出血,也是第一时间处理动脉瘤,封堵血管破裂口,排出积血,防治并发症,早期康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对于脑出血,第一时间诊断,在合适的适应证条件下,进行血肿清除或血肿抽吸排空术,减少占位效应等继发性损伤,同时辅以早期康复,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
其它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也需及时应用,包括抗血小板、他汀、抗血管痉挛、促进微循环药物、神经保护、神经修复药物等。
只有做好每一条防线的防御工作,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减少卒中死残率,还人们一个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