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骨折的疼是钻心的疼、敲骨吸髓的疼、撕心裂肺的疼、不亚于分娩的疼。大多数骨折是瞬时发生,还没来得考虑,巨大的疼痛就会直冲大脑,导致你躺在地上哭泣,好像身体被掏空。
骨折的特征表现:①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②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③骨擦音或骨擦感: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产生的声音。以上三种体征只要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缝骨折)。
首先面对骨折,基础就是维持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生命体征的稳定重于骨折短端的处理。如果伤口一直在流血,那么止血工作就优于固定工作。严重创伤的黄金处理时间是30min,切记保持骨折短端的固定,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尤其是脊柱的骨折。不同骨折的部位处理方式不同,有的需要石膏夹板固定,有的需要钢板,有的需要髓内钉。
临床中医务人员经常会使用VAS评分量表(又名视觉模拟评分法)。该量表从1到10分,疼痛感逐渐加重,完全根据患者主观选择数字,该评分客观且敏感。不同的评分,医生的处理原则不同,0~3分属于轻微疼痛,患者能够忍受,不影响睡眠,可不处理;4~6分属于中等疼痛,影响睡眠,尚能忍受;6~10分属于强烈疼痛,不能忍受,医生常常对此范围患者进行快速止痛,疼痛加重骨折处血管、神经或软组织再次损伤。患者清楚的明确自己疼痛的等级,可以方便医生护士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措施。
1.骨筋膜室综合症: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手术前,骨折会导致的血肿和组织水肿,加之外界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关闭肌肉的小动脉,形成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切开筋膜减压,防止肌肉和神经发生缺血性坏死,切不可等到出现5“P”体征后才行切开减压术,从而导致不可逆的缺血性肌挛缩。5P症状:疼痛(pain)转为无痛;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麻痹(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
2.肺动脉栓塞:通常发生长期卧床突然站起时,尤其是在骨科病房。肺梗塞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咳血,梗死区域大可致猝死。为什么常发生在骨科?骨折处肢体需要制动,血流减慢,加之手术的创伤,血液黏稠,均会诱发血栓的生成。新鲜生成的血栓随着静脉系统回流至右心,右心射血至肺部进行气体交换,但肺动脉细小,容易发生梗塞。骨折术后患者尤其需要注意突发的胸痛和呼吸困难。一旦出现此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护士。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根据不同部位的骨折,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如局部区域神经阻滞、腰麻、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全麻手术必须机进行气管插管,患者无意识,也不会有痛苦的感觉。非全麻手术的患者,意识是清醒的,手术区域一般不会感到疼痛,但是会有感觉,心理压力大。
术后手术区域肯定会有疼痛不适。医务人员会常规应用止痛药物。痛阈低的患者也可以选择镇痛泵。镇痛泵内是多种止痛药物的混合液,通过缓慢释放的方式,起到长期的止痛效果。镇痛泵通常允许病人自行按压以在持续输注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额外输注剂量,因此治疗更加个体化,使用时间。镇痛泵的选择取决于病人自身,不是必须。
有患者担心麻醉药上瘾的情况。一般医护人员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判断,以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吗啡等管制性麻醉药物,短期应用,止痛明显,促进疾病转归,且成瘾性小。
骨折肯定会痛,正常人都会痛,不痛不是中国人(除非截瘫平面以下的骨折,没有感觉)。此时如何抑制住疼痛?答案是。。。。来医院。千万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临床中有患者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止痛,首先不说阿司匹林镇痛效果弱,如果使用该药,外科手术需要停药推迟1周左右,因为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功能,术中失血增多,术后出血风险也大大增加。骨折处周围组织水肿不严重,符合手术指证,可行急诊手术治疗。
骨折手术时间的选择,是骨与周围软组织间的相互妥协。对于开放性骨折伴污染伤口,或特殊部位的闭合性骨折,通常骨折断端周围软组织会出现肿胀,此时不能急于手术治疗,激进的手术会导致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发生率增多,还容易性成骨髓炎,伤口不易愈合。所以先消肿抗炎治疗一段时间后再行手术,是更有利的。一般骨折后5~14天内手术治疗是不会影响骨折愈合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