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生做科普 竟有这么多好处

  9月7日,首届百强医院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展播总结大会暨百强医院宣传工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会长郭树彬在会上表示,医院和医生做了很多科普作品,但没有被广泛地传播出去,类似的科普作品展为作品重新传播搭建了平台。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目标,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30%,因此,普及健康生活成为首要任务,健康教育是重要手段。在搜索引擎中,医疗健康一直处于科普主题搜索指数的首位,2017年搜索占比达到63.16%,遥遥领先于其他科普主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履行“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义务;《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医院评审、评价有关标准明确要求,公立医院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公益性活动,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与随访预约管理等。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健康促进处处长姜雯表示,医生是健康科普的“正规军”,医疗系统要做健康科普的主阵地。

  国家卫健委做好加强健康科普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要在供给侧发力,比如建立“健康传播平台”,组织科普大赛等;一方面要做好虚假、错误信息的监测、澄清和批驳。

  除了医生以外,现在有许多非专业的机构和个人从事着健康科普。为了规范科普信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姜雯透露,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制定《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技术指南》(媒体版),同时也会出台《公众查询和利用网络健康信息建议》(2018)。

  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将建立健全机构和人员健康信息服务监管工作机制,对各种媒体加强管理,完善健康信息内容审核制度;对于以健康教育信息服务名义进行广告宣传的,要及时将线索移交给有管辖权的相关部门。

  当下,人们获取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迫切要求通过提升健康教育信息服务供给力度,获得更多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达到“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效果,保障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提升。郭树彬认为,科普的另一重要内涵是让患者能够得到专业的预后科普。

  网络和社交媒体早已成为公众获取健康科普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因缺乏严格的监管与审核机制,互联网上的养生文章大多来源不明,通常由无医学背景的编辑根据各种繁杂信息进行主观杜撰,轻则误导受众,重则威胁公众生命与健康。然而一些由医生做的专业科普内容却缺少传播渠道和方法。

  2017年12月,中国健康科普联盟成立,郭树彬担任联盟主席。联盟集合全国最主要的专业人员,包括医生和健康教育者,组成科普内容生产队伍,并通过各种有效平台,把内容发布在更广泛的渠道上,便于公众获取准确信息。

  中国健康科普主场便是中国健康科普联盟推出的系列健康中国工程之一。中国健康科普主场平台上的健康科普内容,均由受到定向邀请的全国百强医院执业医生提供,为保障信息权威性,平台杜绝了“人人可注册,真假没保障”的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生张波从一个常见健康问题的科普开始自己的发言。骨质增生(骨刺)其实是关节在“维稳”,在人体出现关节不稳定时,机体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增加骨骼接触面积,减少骨骼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使脊柱或关节更加稳定。这些关节周围自发长出的“新的骨头”就是骨质增生,也就是老百姓理解的骨刺。他强调,骨刺为正常骨质,不能被任何药物消除掉。

  患者对于同一种疾病有共性问题,对常见慢性疾病存在相同的误区,对于常见疾病需要反复解释发病原因,重复交代注意事项,这些问题导致医生工作效率低下,口头交代患者也很难记住。张波认为,做科普既可以让大众能够读懂疾病防治和康复解决方案,同时能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他还认为,撰写科普文章,戳破健康谣言,也是医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张波表示,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有效健康资讯,不但能提高自己的诊疗业务水平,还可以提升医生自身品牌。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传播,科普作品能让医生有更多精准疾病的患者。他表示,自己两年内收到461次感谢信,门诊量也从2543人次/年上升至6410人次/年。

  首届百强医院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展播收到了上千篇优秀作品,共收获了上亿曝光机会。经过专家团挑选、评定,作品展同时评选出了健康科普百强医院、优秀宣传团队和医生个人等奖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咸菜没腌透,对身体有害,是真的吗?怎样才是“腌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