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掉全世界一半的猪!这7种肉,肉摊老板自己都不吃

  话虽夸张,但数据显示,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还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曾有网友戏言,中国人吃掉了全世界一半的猪。

  如此巨大的猪肉消费量,引起了一些营养专家对人们健康的担忧。他们眼中一块好猪肉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营养健康地吃猪肉?

  国人对猪肉的消费历史由来已久。据记载,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就有蓄养“六畜”的传统。“六畜”中,除马以外,牛、羊、猪、狗、鸡都是可以摆上餐桌的美食。

  现代人对猪肉的依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延续。比如,相传为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创的东坡肉,如今已成为浙菜系的经典菜品之一。

  猪肉的脂肪含量高于其他肉类,其中肥猪肉为44%左右,瘦猪肉也高达20%以上,一般来说,脂肪越高的肉吃起来越香。

  一则来自BBC官网消息《The world‘s most nutritious foods》(全球最富有营养价值的食物),科学家从1000种食物中评选出100种最营养的食物。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此排行榜上,猪肥肉荣获第八名。

  其实,猪肉的维生素B1远胜于其他肉类,尤其是猪瘦肉中维生素B1含量是牛肉的4倍多,羊肉和鸡肉的5倍多。维生素B1具有把糖分转化成能量的作用,能有效消除人体疲劳。

  如今整个社会跨入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国人对猪肉的热爱依然未减。中国百姓消费畜禽肉中,猪肉占比一直稳定在65%左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猪肉消费量为11103.4万吨,中国猪肉消费量为5487万吨,约占全球猪肉消费量的49.6%。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预测显示,2018年全球猪肉消费量约112584千吨,而作为全球最大猪肉消费国,中国猪肉消费量2018年一年将达到56115千吨,占全球猪肉消费量的50%。

  猪肉在变质过程中会滋生大量微生物,微生物所产生的代谢物会造成表皮发黏,所以摸起来黏手是猪肉变质的标志。

  贮藏时间过长的猪肉,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会逐渐分解,从而使肌纤维被破坏,这将导致猪肉表面失去弹性。如果猪肉被注水,弹性也会变差。

  含瘦肉精的猪肉除了异常鲜艳外,其皮下肥肉层也较薄,通常不足1厘米,肌纤维比较疏松,对于这种肉,消费者应谨慎购买。

  猪肉肥膘的厚薄与猪的品种和部位有关,一般来讲,普通品种的猪肉肥膘较厚,而杂交品种的猪肉肥膘较薄。

  如果猪肉来路不明或未经检验,很有可能存在米猪肉(含有寄生虫的病猪肉)的嫌疑,对人体健康存在威胁。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提醒大家,购买猪肉时一定要到正规猪肉售卖点(超市、农贸市场、鲜肉店等),这些猪肉都是经过正规检验检疫才被允许上市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现在市面上的猪肉大多为排酸肉和热鲜肉,在冷柜销售的多为排酸肉,常温下销售的是热鲜肉。这两种肉都可按照上述标准进行挑选。但无论从安全性还是口感风味来讲,排酸肉都是特别好的选择。

  炖排骨、炸里脊、猪蹄膀……提到猪肉,你的脑海里是否已经浮现出好几道自己爱吃的猪肉料理了?知道了怎么挑新鲜猪肉,接下来就看看不同部位的猪肉怎么挑。

  猪瘦肉中最嫩的,是猪背上的一条肉,呈条状。好的里脊肉色泽红润,质地较紧,非常有弹性,适合炒着吃、炸着吃、熘着吃。

  长在猪的腹部,其肥瘦相间,鲜嫩多汁。好的五花肉肉质很有弹性,肉皮细嫩,肉色鲜红明亮。买五花肉时最好买肥瘦分明,且肥瘦厚度差不多的,适合红烧。

  尽管不少人诟病“国人猪肉吃得太多”,但刻意要求人们短时间改变饮食习惯,将猪肉食用量降下来并不现实,因此,学会如何健康吃猪肉格外重要。

  对国人来说,猪不仅能吃肉,还可以吃内脏、下水。但内脏和下水中含胆固醇很高,健康风险大,最好少吃或不吃。

  瘦肉中含动物蛋白多、饱和脂肪少,平时买猪肉应该多选里脊和后尖。现在生猪养殖也已转向瘦肉猪为主,以适应人们追求健康的需求。

  用蒸煮等低温方式烹调猪肉,有利于降低油脂含量。例如:用新鲜香菇做托,里脊调馅放入其中,上火蒸8~12分钟,再浇上鲜咸酱汁,即为一道营养菜肴。

  猪肉可搭配有解腻作用的土豆、胡萝卜等炖食;或猪肉切小丁,与黑木耳、豆类、青椒、苦瓜等高纤维食物同炒,有助于提高身体脂肪代谢,以1份猪肉配3份蔬菜为宜。

  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规定,畜禽肉每日摄入量为40克~75克,只要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调节动物脂肪摄入种类即可,如增加鱼禽肉摄入等。▲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万通筋骨片说明书修订,婴幼儿禁用;丙肝新药纳入基药目录 丁香早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