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告诉你,你将会和第几个男朋友结婚?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难题总会频频出现,使我们陷入两难,纠结着无法做出决策。毕竟人生就像一盘棋,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那面对这盘棋,有没有什么“策略”可以帮助我们降低风险,成为最后的人生赢家呢?或许,这个问题,数学家可以帮助你!

  学姐最近迷上了“数学思维”,发现生活中的很多难题,其实都可以运用它找到答案,顿时拨开乌云见到了月明!所以,废话不多说,赶紧安利给小可爱们!

  朋友小倩毕业两年了,在一个国企上班,人长得漂亮,身材好,性格也棒,是学姐朋友圈妥妥的万人迷。虽然一直被告白,但小倩到现在依然单着。学姐问她:“那个XX挺不错的,你为什么不接受他呢?”

  她说:“有时候我也挺纠结的,如果接受眼前的这个男生,万一下一个更好的话,那我会感觉亏大了,但如果因此拒绝掉一个好男人,我也会担心会不会‘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儿了?’

  没人能知道真正的缘分何时到来,也没人能知道下一个来求爱的男生会是什么样子,接受表白的时机早晚,对小倩来说实在很难决定。对此,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一个37%法则,刚好能作出解答!

  假设小倩将追她的男生总人数设定为n,这 n 个男生将会以一个随机的顺序依次前来表白。每次被表白后,小倩都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最后,小倩根据男生在心里的印象排出一个优劣名次。

  为了选出最理想的对象,小倩可以先和前面几个男生试着谈一下,大致摸清男生们的底细后,再开始认真考虑,然后和第一个比之前所有人都优秀的男生发展关系。

  从数学模型上说,就是先拒绝掉前面 k 个人,不管这些人有多好;然后从第 k+1 个人开始,一旦看到比之前所有人都要优秀的人,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他。

  也就是说,如果小倩预计求爱者有10 个人,那她应该先拒绝掉前面的 4 个人,从第5个开始,好好斟酌,一旦发现比前面4个都好的人,就果断发offer。

  当然,如果你没有小倩这样的困扰,而是想找一个结婚对象,那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假设你从18岁开始找对象,35岁之前结婚,那么根据37%法则,这两个阶段的分割点就是24岁。

  那你的择偶策略就是,24岁之前是观察期,只交往不结婚,但要记住交往的男生中最喜欢的那个;24岁之后是决策期,在此之后一旦遇到比之前那个好,或者差不多的人,就马上将对方拿下。

  37%法则,并不能保证帮你百分百找到真爱,但在面临所有选择随机出现时,它是一个能帮你选出相对来说,足够好的对象的足够好的办法。

  从概率的角度,如果你在37%之前就作出了选择,那你将来很有可能会后悔结婚早了,如果你在37%之后还迟迟没下结论,又很有可能错过那个心仪的白马王子,到后来可选择性太少,剩下很多渣男。

  如果面对两三个男生同时追她,她就会陷入这样的困惑:A君体贴细腻,长得帅,但家境一般,工作也一般,闺蜜还觉得他有‘中央空调’的潜质;B君家境优渥,但长相一般,闺蜜还觉得他有点妈宝男,以后结婚少不了各种事端......

  “两个人对我都很好,我也都感觉不错,但对于这种‘差不多先生’,我真是各种纠结,不知道该怎么选。”

  过度拟合是指,为了得到一个理想的预测效果,人们常常会综合很多数据进行分析,以为数据越全面,得到的结果越准确。但数据总是有误差的。

  而且,人脑虽然看着不大,但能耗却占人类整个身体的20%。如果我们想问题的时间太长会感到很累,想多了反而不好,容易沉溺细节,看不清大方向。

  所以数学家提出:如果你的模型涉及到决策判断和预测未来,面面俱到、精确写实的数据分析,往往不如粗略写意的重点提炼。

  就像小倩在考虑选择交往对象时,把所有好的不好的,自己认为的,闺蜜认为的判断点都放到了一起进行分析。考虑的点太多,加起来并不能得到理想的答案,反而让她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实,她只需列出自己选择交往对象最看重的几个点,然后比较两个人身上,哪个具备的点多,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答案。

  一个决策能够抓住重点就好了,非得考虑各种不重要的因素,最后往往顾此失彼,作出错误的决策。毕竟生活不像小时候做应用题,每个提供的信息都有用,我们必须能够分辨清楚哪个信息对自己是最有价值的,从而才能作出最优选择。

  既然知道了做选择要抓重点,那如何才能做到快速有效抓重点呢?学姐建议你不妨给自己限定思考的时间,但是时间宜短不宜长。

  毕业两年,小倩一直在老家的国企里做文员,工作稳定体面,福利待遇也很好,吃住家里,完全没有租房的压力。

  可她最近总是嚷嚷着要辞职,每天都在复制粘贴前一天的工作,让她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反观同龄人一个个成了时代的“弄潮儿”,生活丰富多彩,自己就像一个与时代脱节的“老年人”,了无生趣。

  她认真考虑过,如果现在出去,意味着一切都要重新开始。重新进入职场,学习工作技能,适应陌生环境,和一群比自己小的年轻人竞争,而且工作待遇也肯定大不如前。

  在数学家看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一个关于探索与收获的取舍问题。跳出国企,是去探索新的信息,留下来,就是专注当下已有的收获。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数学家建议我们考虑时间因素,根据停留时间长短来决定探索和收获的取舍。你预期停留的时间越长,探索新事物的价值就越高。

  就拿小倩这个问题来说,假如她把期限设定为一生,那现在的她很年轻,预期停留的时间(在新领域客观上能停留的时间)很长,那她就应该多探索,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年轻时大胆探索,可能一下子没那么多收获,还要经过一个试错的过程。但现在不断探索未知,积累各种经验教训,才能迅速了解这个世界,后期才能更好作出选择。

  而当你年龄越来越大,你就会慢慢失去探索的动力。就像老人,他们经过了一生的探索,已经知道了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和哪些人在一起最舒服。他们就会很少去尝试新的领域,完成探索的他们只需要专注眼前已有的收获,好好享受就够了。

  有些鸡汤称:我们要把每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纯属胡扯!着眼未来和考虑当下,还是要参考时间做选择,年轻时大胆探索,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学着利用已有的信息专注于收获,这才是一个理性的人过好一生的最佳选择。

  那么学会了这三个法则,如何融会贯通呢?学姐用老生常谈的“我该留在大城市还是选择回老家”的问题来打个样儿吧。

  首先,你可以套用法则三,看看自己现在的年龄。如果还很年轻,在新领域预期停留的时间还很长,那就不妨留下来再探索一番。

  但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小鲜肉,一线城市也探索了十来年,还在纠结这个问题,那不妨套用法则二。

  将自己在做选择时考虑的所有因素都列出来,然后在规定时间内选出自己最看重的几个因素,最后判断是“留下来”更能满足这些因素,还是“回老家”更符合这些条件。经过一层层筛,你就一定会找到那个答案。

  另外,如果你考虑过最终要回老家,但是不清楚什么时间是最恰当的。那不妨套用法则一,给自己在外打拼和回家安逸过日子设定一个总的时间限。

  比如你18岁开始在外打拼,40岁之前想回家开启另一段人生,那26岁就是一个时间节点。26岁之前尽情享受外面的世界,但也要留意回家的机会,26岁之后,但凡碰到一个跟之前差不多的机遇,那就果断放下现在的一切,回家开启新篇章。

  确实,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个选择造就的。今天的你,是三年前的你选择的;而你今天的一个选择,又将决定你三年后的生活。我们常常在众多选择面前徘徊这不知道怎么选,其实我们不是害怕选择,而是选择背后的答案。

  那些所谓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个选择都无所谓对错”“所有的选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每条路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是别忘了,鸡汤从别人嘴里说出来都很容易,他们不需要为你的选择负责,真正为你人生买单的终究还是你自己!

  所以,与其相信那些鸡汤的安慰,浑浑噩噩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如有点理性决策的精神,把决策变成一个数学问题,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提高自己作出正确决策的概率,给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的底气!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健康科普 老人总说“想死”, 原来不是精神问题而是这种病导致的濒死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