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安宁疗护工作推进培训后学员感悟集锦(一)

  本身作为培训的讲者,聆听了一下午的课程,其中,因为一位培训者提出的问题关系到生前预嘱,虽然课程安排中没有涉及,但是宁晓红老师找来讲者马上进行插播讲解,更好的让听者理解缓和医疗的内容。

  整个课程的设置从理论到实例,无一不诉说着缓和医疗在临床的实践。从医生角度、护士角度分别诠释了临床的应用。另一方面深感一线医护工作者对缓和医疗的需求是巨大的。

  课程从理论到实践,从课本到临床,非常接地气的给在场者一个有温度的主题。从症状管理到政策实施,从沟通交流到灵性照顾,从宏观到个案分析,甚至是分析热门事件的用药合理性,让大家从接触缓和医疗到走进缓和医疗,带领大家打开一扇希望之门。让大家找到方向。推动大家去做喜欢做的事。

  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医疗大咖,为我们提供了知识的饕餮盛宴,让我对安宁疗护有了更深的认识。面对临终患者,不是一味的用药,以延长生命,而是从容面对死亡,合理安排自己余下的时间,为生命增加内容,使家属能够全程参与其中,陪伴患者最后的时光。 通过这次近距离的了解,对人生命的意义有了一个重新思考。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团体,协和医院老年科的医护人员,以爱心、耐心、细心对待每一位临终患者,使他们能够有尊严的离去。

  经过昨天学习缓和医疗的课程后,我深深体会到医护人员及可爱的志愿者们真是在做神圣有意义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关于人的关怀、心与心的交流。

  这次的培训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发现我可以做的有很多。从各个方面为患者考虑,以患者的感受为第一,从身、心、社、灵给予患者及家属最适宜的关怀。

  我从讲师身上看到对缓和医疗事业的极大热忱。对于缓和医疗,我们临床能做的东西很多。王磊护士长讲到万奶奶的故事,我们亲身经历的事仿佛就在昨天。从接造瘘袋,会阴部皮肤的护理,到患者皮肤的护理。我蓦然发现其实我已然投入了缓和医疗的事业中了,帮助她们更好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同时,我发现只有通过不同方面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引这样的患者、这样的家庭。使他们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

  缓和医疗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医学不再冰冷,是非常有温度。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放弃患者,任由其自生自灭,而是使他们更加安详、平和的去世。

  第一次亲历缓和医疗,是在2016年10月。姑姑被确诊肝内胆管细胞癌,从福建坐了一天火车来到北京,当我看到她的那一刻,已经知道,一切已来不及。消瘦、厌食、疼痛以及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每天折磨着她。而我,作为她最信任的侄女,同时也是她所住医院的护士,面对着每况愈下却又毫不知情的她、拒绝接受事实的表弟以及忧心忡忡的一家人,同样处于接近崩溃的状态。

  后来我们接受到宁晓红大夫的会诊和治疗建议,接受到志愿者们的每日慰问,最后一程虽然太短太短,但是姑姑没有再承受太多痛苦。我记得,直到最后一天,姑姑还在说:宁大夫答应过我的,会让我没有痛苦的走。

  但是,每每回想,仍有遗憾。直到最后,姑姑也是对病情一无所知的,她曾经和我们说过,她非常非常想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但是由于种种担忧,我们还是把病情隐瞒到了最后。当我学习了缓和医疗相关的知识后,我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然而一切不会再来一次,带着遗憾前行,用知识武装自己,下一次,我相信可以为家人为病人做到更好。

  这次参加卫计委组织的培训,收获颇多,感觉身上的盔甲又厚了一些。秦苑老师在课上说:“灵”字的古文象形是虚空祈雨,身为护士,最大的责任就是康复身体,抚慰心灵,我愿做其中一滴甘霖,不求滋润大地,只为湿润你心。也有人说,缓和医疗是个雷区,若未经培训贸然进入,必死无疑,而当我们身上的盔甲越来越厚,就可以为病人去冲锋,当他们的避雷针。

  星期六参加了由协和老年科组织的缓和医疗培训项目,收获颇丰,其中由老年医学科朱鸣雷教授讲述的生前预嘱感受深刻,因为来协和进修前对生前预嘱不了解,通过进修学习及培训,对生前预嘱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生命有起始必有终结,死亡是人人最终不可避免的现实。传统思想认为活着的人谈论死亡,会让人感觉内心不适和晦气,然而在人们真正走向死亡时,无论突发事件还是由于疾病等造成,将死之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决策,而由他人决定自己如何去死及处理身后事,那该是多么大的无奈和遗憾。生命虽可贵,但死亡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即尊重患者的选择,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医疗资源的消耗,同时也会减轻至亲的悲伤、烦恼和无尽的遗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再学习并积极推广,让生前预嘱的重要性得到患者的认可和重视,并付诸于行动中。

  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护士长,也见到过太多的生离死别,所以非常赞同“优逝”的理念。但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特别是在临床工作中面对焦躁忧郁的家属和痛苦不堪带着管路的患者,感觉自己特别不自信,不知该如何说起,甚至和护士反复强调不要走漏坏消息,避免医疗纠纷。在患者离世后,也经常会对家属说“节哀顺变”“别难过了”“要坚强”等等一些认为是安慰的话语。

  非常感谢协和医院以宁晓红医生为主的团队组织的这次培训,不但讲解了安宁疗护的一些概念,特别是通过一些实例引起了我们的广泛共鸣,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舒缓医疗--聚焦于减轻症状,对生命既不终止也不拖延,照顾到患者和家人“身、心、社、灵”各层面的需要。

  希望再组织相关专题培训,比如“医护人员的心理调适”、“沟通和告知坏消息”、“家属居丧护理”、“舒缓医疗团队的建立”等等专题。让我们先准备好,帮助生命有尊严地离开!

  中华民族一直都讲“好生之德”,很少谈及“死”,人们忌讳谈死亡,然而人亦是自然界之一生灵,谁又能长生不死哪?有生则有死,乃是自然规律,死乃人生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只谈生不谈死,这亦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如何才能好死?对于末期肿瘤患者,我们已经无法对因治疗,但并不表示放弃,只是将治疗的重点放在了怎样让患者更舒服上,与患者用心的沟通,了解了患者内心,我们会有的放矢,缓解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便秘、失眠等症状,帮助患者实现愿望,給予心理的疏导。无论患者处于疾病的那个阶段,我们都尽可能地帮助患者自然的、平静的走完最后的人生路。

  如何让生者安心?缓和医疗帮助的对象不光是患者,更要关注患者家属,哀伤是一个健康的表现,而每个人的哀伤又是不一样的,陪伴患者及家属走过最难走的一段路程,幽谷伴行,让生死两相安,缓和医疗,我们将一路前行!

  现代医学一直关注如何治愈疾病,但是在管理终末期病人方面,医护团体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实现病人的“优逝”?如何使病人身无痛苦、心无牵挂、人有尊严、灵无恐惧?缓和医疗强调对症非对因,舒适加尊重,死亡循过程,旨在提升终末病患的生活质量。高质量的安宁疗护团队将在“全方位、全周期、公平可及”的缓和医疗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疾病状态、功能状态、药物治疗、伴随疾病、既往治疗情况,及时干预及时治疗,改善终末期病人生活质量。

  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疗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是临床决断的前提更是杜绝医疗冲突的有效途径。终末期病人沟通是一切医疗行为的前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但是任何技巧、能力都应基于一颗医者仁心、一颗真诚沟通的心、一颗以患者为中心的利他之心!

  在未来的行医之路,我将践行课程精华结合临床经验真正将控制症状、人文关怀、灵性关照、医患沟通等舒缓治疗服务于病人。每一位领悟课程精髓,结合临床实践的医生必将为病人提供身、心、灵的立体化治疗,让病人阅尽夏花之绚烂,感悟秋叶之静美,实现生命的尊严。每位践行palliative care的医生就如同点点星火,在协和舒缓医学的教育下,在日后的行医路途中我不仅愿意成为一颗星火,更愿意点亮更多的星火!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协和同仁的努力下星火终将燎原!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如何快速判断一个男人是否靠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