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的吐槽:我在美国看痔疮

  大三上外科课的时候,外科老师在肛肠疾病那一节的时候,讲到:“痔疮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有句俗话讲‘十男九痔’,就是这个意思”。

  没想到,当时坐在下面爆笑的我,在美国访学期间,竟然通过痔疮对传说中的美国医疗体系有了切身的了解。

  星期五的下午3点,实验室的老外们早就走光度周末去了,老板还在办公室盯着,我只能坐在电脑前,脑子里盘算着劳动节去哪玩。这时我觉得菊花传来一阵阵烧灼痛,没错,就是烧灼痛,仿佛有人拿打火机在点我的菊花。

  一路忍着疼痛,终于回到了家里,作为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心脏外科医生,我马上给自己进行了相关治疗,处方如下: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心脏外科医生,我必须了解我的疾病,于是我羞耻地拿起了手机,打开了前置摄像头,对准了菊花,看到的场景让我惊呆了。

  怎么办,怎么办,我要痛死了啊,我是不是要去看医生啊。不过之前看的文章说美国看病会破产的啊,看着银行卡里150刀的余额,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于是,在苑老师的帮助下,在室友宋教授的陪同下,我体验了一次在美国看病的经历,也亲身体会了美国的医疗制度,下面我把我这次的看病经历简单给大家叙述一下,与中国相比,孰优孰劣,大家自行判断。

  我所在的爱荷华大学医学院是全美排名前20的医学院,其附属医院也是实力强大,在国内的话相当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水平。周一早上,我按照苑老师的指示,拨通了family medicine(类似于国内的家庭医生)的预约电话,我告诉她我得了痔疮,疼痛难忍,需要预约一个urgent care(要求立即看医生)。

  由于是第一次预约,需要注册保险的信息(国际交流人员需要强制购买医疗保险,我买的是基本款$190/mon)。在等了大概十五分钟以后,那边告诉我预约都满了,最快也要一周以后才能看到医生(到时候菊花菜都凉了好么),或者我可以去emergency medicine(急诊)。看了那么多介绍美国医疗制度的文章,总觉得ER又贵又没用,于是我换了一个医院的分院预约,幸运地预约到了一个早上9点45的空位。

  我和室友宋教授(说是关心陪同我,其实是看热闹)驱车赶到了Iowa Riverside Landing,其实不算是医院,感觉像是门诊部。进去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

  1)医院入口;2)Check-in,类似于挂号,但不一样,因为必须有预约;3)医院前厅;4)候诊走廊

  之后专门的medical assistant(医疗助理)把我领到了诊室,测量了我的生命体征,美国的诊室非常高级,设备一应俱全,我坐在检查床上,那个助理用遥控器抬高了病床,我的体重就出来了,还有全自动血压计,体温计等等。

  等了大概半个小时,终于进来了一个医生,名字记不住,就叫胖大叔医生吧,他大概花了半个小时时间问我的基本信息和过去史,其中有一个问题我印象深刻。

  他问了半个小时的既往史之后,问了5分钟的痔疮史,看了一眼我的莲雾,进行了一遍直肠指诊(把手伸进肛门转一圈,判断有无内痔),然后告诉我,他看不了这个病,因为他不知道是痔疮还是直肠脱垂,所以建议我去急诊找外科医生看。

  于是我兜兜转转,强忍剧痛,来到了急诊室。重新Check-in,又被医疗助理(Medical assistant, MA)量了一遍生命体征。等了半个小时之后被领到了急诊单独的诊室,换上了病号服,重新被护士量了一遍生命体征。再等了半个小时之后终于等到了急诊室的医生,这个医生我叫他大胡子医生。大胡子医生重新问了一遍我的病史,看了一眼我的莲雾,我能感觉到他被惊了一下,再次对我进行了一遍直肠指诊。

  (为什么我对直肠指诊印象这么深刻,因为每伸进去一次,我都感觉有人把老干妈给我捅进去了,捅完之后我路都走不动了。)

  他告诉我我的痔疮有点严重,所以要去让上级医生看一下。我又等了半个小时,进来了一个黑人大叔医生,看了一眼之后告诉我他们没办法处理,需要请外科医生过来会诊,我问大概需要多久,他说他也不知道。

  期间医生和护士来看了我一次,我吃了2粒止痛药,喝了一杯冰水,吃了2个室友送来的三明治,看了半个小时电视,刷了1个小时知乎,上了3次厕所,因为疼痛我小便都不敢用力,导致排便困难。

  黑妞医生告诉我,我的痔疮很严重(废话),她需要回去汇报给上级医生Dr. Kapadia,一会就回来。

  于是我又等了1个小时,她回来告诉我,今天Kapadia手术很忙没空,可以帮我预约明天的会面,进一步决定处理方式。

  9:45am - 15:30pm,接近6个小时的时间,除了我要的2粒止痛药,没有任何处理,而且需要明天才能决定。

  我能怎么办,我只能结账啊。除去保险的部分,我自己支付了50刀的费用(co-pay),不过他们给了我两张免费停车卷,我还是很开心的。

  1)急诊入口和陪我看病的小姐姐;2)急诊诊室内全自动病床和电视;3)大胡子医生在给我打印注意事项;4)2张免费停车券

  在经历了一夜的老干妈洗礼后,我终于等到了第二天的会面,我拖着病体,一瘸一拐地走到了医院的消化科病房,没想到再看医生还是需要check-in,付了$10 co-pay之后,我又被MA领到了小房间,再次检测了一遍生命体征,问了一遍疾病史,等了半个小时之后,一个帅哥医生进来了,并不是我要见的Dr. Kapadia医生。

  Dr. Kapadia的意思是我是血栓性外痔,所以才很痛,但现在已经过了高峰期,在吸收了,所以没必要手术。

  我理解,所以这就是我疼了4天4夜,去医院待了2天,看了6个医生,最后啥也没处理,让我回家多喝热水、温水坐浴的理由么?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同意给我开了一些止痛药,之后要求我3周后过来随访,我又买了一瓶纤维素补充剂。

  这是一次完整的美国就诊经历,作为一名中国医学生和半吊子医生,是一段珍贵的回忆,更是我学习的素材,我不想让这次经历仅仅成为一个段子,让诸君一笑,更希望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下面几点是我觉得需要我们国内学习借鉴的地方。

  1. 美国的医疗分诊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非常完善,有完善的就医流程和转诊制度,能够使每个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并尽可能避免失误;

  2. 美国医院的分工非常细致、完整,从前台、助理、护士到医生,每个人各司其职,大大减少了医生的工作负担;

  3. 美国医院电子化程度非常高,我的病历资料和既往史第一次问诊后,之后全网通用,还包括ipad等现代化条件的应用;

  4. 美国很重视知识的价值,我这次就诊共花费65.25刀,其中只有5.25刀是药费,60刀都是诊费,而这是保险cover之后的结果,原价更多。

  这样的制度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就是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一个小小的痔疮,竟然需要胖大叔医生、大胡子医生、黑大叔医生、黑妞医生、帅哥医生、小岳岳医生6个医生来看,最后的处方和建议我自己早就开始应用了,而我疾病的愈合也是靠的自愈。

  试想假如在中国,你因为痔疮剧烈疼痛要去就诊,需要打电话跟医院先预约。预约了半天,终于预约到了。先到你的家庭医生那里,他说他看不了,不知道是不是痔疮,啥都没给你处理,让你去急诊。你到了急诊,来了急诊科医生,也是啥都没处理还叫来了上级医生,上级医生说叫外科会诊。你等了3个小时终于等到了外科医生,看了一眼竟然说去请示外科的上级医生,过了你疼痛难忍,在急诊室坐立不安,自己要了止痛药才给了两粒。过了一会,外科医生告诉你今天看不了,明天来普外科去找主任看。你又痛了一晚,到了普外科,告诉你没必要手术,回去自己多喝水。。。那你是不是有一种打人的冲动?

  假如我在中国,事情会是这样的。我找了一下我的普外科同学,他看了一眼说,要不养养,实在难受切了也行,然后当天我就在门诊切了回家了。

  两种医疗体系,各有优缺点,但肯定都是有国情在的,我们中国医生,靠自己的牺牲奉献撑起了中国医疗高效率的一片天,尽管有不足、有缺点、有风险,只希望各位老师、各位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切莫妄自菲薄,切莫灰心丧气,做好自己的工作,点亮一根烛火。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无数医疗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医疗一定越来越好,中国医生一定会越来越体面。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生活|怀孕后的女人真矫情?只有孕妈才懂孕妈的心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