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 学会这几招,“秋老虎”来了也不怕

  此时节早晚偏凉,白天依旧炎热,人们易放松对凉意的警惕。大汗淋漓时,面对空调直吹;晚上入眠时,不注意添加薄被;小朋友光脚玩耍,爱美女士穿着过于单薄等,都容易受凉感冒。

  此时天晴少雨,湿度降低,人很容易出现秋燥,秋燥之气最易伤肺。对气候变化敏感的老年人,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发肺部不适。

  天气转凉,人们普遍食欲增加,加上民间“贴秋膘”的传统,各类蛋白质摄入增加,造成肠胃负担加重,易导致肠胃不适。

  早睡有利于收敛阳气,早起可舒展肺气,养成“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生活习惯是此时节养生的诀窍。

  早晚天气渐凉,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户外体育运动,是呼吸新鲜空气、改善肠道血液循环的好机会,散步、游泳、太极拳、乒乓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前后记得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适当增酸肺主秋,酸味可收敛肺气。适当“增酸”可抵御过盛肺气侵入。苹果、葡萄、杨桃等酸甜适口,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但脾胃虚寒者需少食。

  增加水分此时节空气湿度小,皮肤易干燥,秋季需重视水分、维生素摄入。要多饮水,多食各类新鲜水果蔬菜,但寒凉饮食,如西瓜、梨、黄瓜等应少食用。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喜讯!青岛妇儿医院首席专家李堂教授荣获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杰出贡献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