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妖塔多年的行医经验,「月经」之于女性朋友宛如璎珞之于大猪蹄子:量多了、量少了、颜色变了、来早了、来迟了、来的天数不对、来了不走了……无论哪种情况,那必定会引起焦虑和不安,轻则疑神疑鬼,重则求医问药。
还有不少同志,本无大问题,但因过分迷恋祖国医学,中药一副接着一副,有些貌似「治好了」,殊不知,可能只是心理在搞怪。秉承妖塔一贯的风格,咱们直接上干货。
经血的主要成分除了血液以外,还包含了子宫内膜的碎片、宫颈粘液以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因此,影响月经量的主要因素,除了血液以外,还取决于脱落的子宫内膜的量。而子宫内膜的多与少,则与激素水平的高低以及宫腔的面积有关。
妇产科医生经常用「一个月经周期使用了多少片卫生巾」来衡量一个女性月经量多少。其实,这个标准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卫生巾的吸水量以及更换的频率,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月经周期,也有可能发生改变。 但目前来说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衡量月经量的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想判断自己的月经量是否有改变,也是可以根据月经期间使用的卫生巾数量来进行比较。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经血的组成成分,那我们就可以知道,经量突然增多有可能意味着出血量和脱落的子宫内膜量比以前多了,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宫腔内出现了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
说得易懂一些就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可能影响了子宫的收缩,导致出血量增多;而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则会增加宫腔的面积,导致脱落的子宫内膜增多,增加了月经量。
月经量突然增多也可能是因为内分泌紊乱导致的一次偶发现象,如果出血停止,可以再观察观察,也可以选择去医院做个妇科B超看看。如果是月经量逐渐增多,伴或不伴痛经,那可能预示着子宫有息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器质性病变,同样需要先做个妇科B超,一经证实,需要根据病变的大小,决定是否手术治疗。
在以前,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的月经量<20mL,但随着对异常子宫出血研究的深入,现在对于月经过少的标准定到5mL了,也就是说当月经量少于5mL的时候,才称得上真正的月经过少。
同理,月经量减少就意味着出血量以及脱落的子宫内膜减少,而子宫内膜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雌激素水平,那么,雌激素水平过低或者宫腔、宫颈发生了粘连就有可能造成月经量过少。
对于雌激素水平过低,我们可以通过口服补充雌激素的办法来改善,而如果一旦诊断为宫腔粘连或者宫颈粘连,那么手术治疗可能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正常的经期是3~7天,大部分女性朋友是4~6天。在这里需要跟大家强调的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甚至在一年之内不同的时间段,经期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经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在正常经期范围内,略有改变是可以接受滴。
我们已经讲过了,月经的来潮是由于子宫内膜剥脱导致的,而引起子宫内膜剥脱的,正是因为女性体内的雌孕激素的下降。当雌孕激素下降缓慢,或者由于子宫内膜过多而导致子宫内膜剥脱时间延长的时候,就会出现经期延长。因此,当孕激素撤退缓慢(黄体萎缩不全)或子宫合并病变(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肌瘤等)的时候,「姨妈」就会对我们表现出恋恋不舍的状态,迟迟不肯离去。
针对黄体萎缩不全导致的经期延长,我们可以在月经后半期口服孕激素,然后突然撤药,人工模拟孕激素猛然撤退,加快子宫内膜的剥脱速度。而针对子宫的病变,则需要借助手术的方式啦。
跟月经量减少的原因差不多,因为经期缩短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月经量减少,因此经期缩短也往往是因为雌激素水平低或者发生了宫腔的粘连。
我们理想状态下的月经应该是每28天来一次的,不少来向妖塔咨询月经紊乱的朋友,往往会因为月经往前或往后错开了2、3天,就焦虑得不得了。妖塔在这里必须告诉大家:月经前后错1周以内都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每21~35天来一次月经,都属于正常现象。
当月经的周期<21天,甚至持续淋漓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排除子宫内膜是否发生了增生或者病变,在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后,这种月经频发往往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的。针对这种情况,口服避孕药,人工模拟月经周期是不错的选择。
大姨妈到访的频率>35天/次的时候,就是月经稀发。前面提到了,月经的来潮是由于雌孕激素下降导致的,而孕激素是女性排卵以后卵泡形成的黄体分泌的,如果一个女性没有排卵或由于种种原因排卵的时间比以往推迟>7天,那么自然会发生月经稀发。有的时候仅仅是偶发现象,但当月经稀发成为一种常态,那么就需要考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无论是哪种情况引起的排卵障碍,口服孕激素或短效避孕药人工模拟月经周期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所有在月经与月经之间发生的异常子宫出血,都称之为经间期出血。导致经间期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急性阴道炎、宫颈病变、子宫内膜息肉、排卵期出血等。出现经间期出血以后,首先不要慌张,告诉自己可能只是偶发现象,等到下次月经干净以后,我们可以做一个全面的妇科查体,包括——阴道检查、TCT、HPV以及妇科B超,如果发现了器质性的病变,那就先解决它们,如果什么问题都没发现,那么很可能只是一次排卵期出血。对于排卵期出血,出血量<月经量,出血时间<7天,我们是不需要做任何处理的。
在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后,如果超过6个月或者大于3个月经周期,月经仍未复潮,那么就可以诊断为闭经。闭经的原因有很多,要想靠自己整明白,几乎不可能。当然啦,如果出现了闭经,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有没有怀孕,排除掉这个可能性以后,剩下的就交给专业的医生来帮助你诊治吧。
其实,今天与其说给大家讲了讲「月经紊乱」,不如说跟大家聊了聊「异常子宫出血」,包括表现、病因以及处理方法。但是想要通过简简单单的一篇科普,就把异常子宫出血搞明白,这是不现实的。
妖塔在这里划一下重点——当我们出现月经紊乱(异常子宫出血)的时候,第一步就是排除怀孕的可能性;第二步是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妇产科的基本检查来了解我们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第三步,如果有病变,那就通过手术或药物的方式治疗,如果没有病变,就需要通过口服激素的方式,帮助我们调整月经。
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大家能够了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月经紊乱」、哪些月经紊乱需要治疗、哪些只需要观察。而对于月经紊乱的治疗,也能够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消除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直面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