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维生素横扫6种病!5届诺贝尔奖都提到了它

  分别为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3)、泛酸(维生素B5)、维生素B6(吡哆素)、生物素(维生素B7)、叶酸(维生素B9)和维生素B12(钴胺素)。

  19世纪末,荷兰统治下的东印度群岛上的居民长期受着脚气病的折磨。1886年,荷兰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开展研究。年轻的荷兰军医艾克曼参加了这项工作。

  他在偶然的实验中发现,实验室里的鸡患了一种奇怪的病,从走路不稳开始,身体自下而上发生麻痹,并很快死亡。鸡的这种神经变化与脚气病人极为相似。

  艾克曼发现,通过在饲料中加入米糠就能治好鸡病。因此艾克曼推断,米糠中有一种物质可以治愈脚气病。

  1910年,波兰化学家冯克首次从米糠中分离提取出来这种特殊物质——维生素B1。艾克曼因为在治愈脚气病上的突出贡献获得192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79年,英国化学家布鲁斯首先发现牛奶的上层乳清中有一种黄色物质,他想尽各种办法试图提取该物质,均以失败告终。

  此后几十年中,许多科学家都在不同来源的动植物中发现了这种黄色物质,但始终无法辨明其庐山真面目。

  直到1933年,美国科学家库恩终于从1000多公斤的牛奶中成功提取了18毫克这种物质,并和瑞士化学家卡勒于1935年进行了人工合成。

  后来人们因其分子式上有一个核糖醇,遂将其命名为核黄素,这就是维生素B2。因为在维生素领域的突出成就,卡勒和库恩先后于1937年和193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世纪初,欧美笼罩在致死性贫血的阴霾下。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数仅为正常人的1/3甚至更少,发病者通常不出3年便会死亡。

  1929年,美国科学家惠普尔、迈诺特及其助手墨菲在治疗恶性贫血的病人时发现,每日吃半磅生的或轻微煮过的牛肝,病人的贫血症状会大为减轻。这一发现开创了对恶性贫血机理的深入研究。

  193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授予了这3位科学家。随后,1948年美国和英国的研究者几乎同时从肝脏浓缩物中分离出一种红色晶体,即治疗恶性贫血的维生素B12。

  生活中,很多人会额外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这是一种非处方药,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用于预防和治疗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厌食、脚气病等。

  但通常来讲,膳食均衡者一般不会出现B族维生素缺乏,不需要额外补充。此外,B族维生素都属于水溶性的,在体内不易贮存,过量摄入即随尿液排出体外。

  “脚气病”的人常出现神经受损、食欲不振、大便秘结,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这被称为脚气性心脏病。

  诱发该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维生素B1缺乏,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维生素B1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将脚气与脚气病混淆,在出现脚气时自己服用维生素B1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多数脚气由真菌感染引起,而不是维生素B1的缺乏,这类病人应进行抗菌治疗。

  此外,维生素B1的缺乏,某些时候也会导致抑郁和烦躁,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可进行相关检测,如确定是有维生素B1缺乏引起,可以进行补充。

  因此,舌头出现溃疡、丝状乳头萎缩等舌炎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检查是否有维生素B2缺乏引起,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缺乏烟酸容易出现糙皮病:患者常会出现红斑,有烧灼和瘙痒感及渗液,随后形成疱疹及大疱,然后结痂,色素沉着,皮肤变得粗糙并有鳞屑。

  这类患者必要时可服烟酸片等药物治疗。维生素B3片(也叫烟酸片)还可辅助控制血脂,但服用时千万别过量,否则可能出现头晕、心跳加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但要注意的是,引起失眠、脂溢性皮炎的原因有很多,应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对症治疗。长期、过量应用B6,有导致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的风险。

  维生素B9又叫做叶酸,一些患者尤其H型高血压患者,体内出现代谢异常,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进而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叶酸能参与氨基酸代谢,在同型半胱氨酸与蛋氨酸相互转化过程中充当载体,从而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某情况下,巨幼细胞贫血可能是由于维生素B12的缺乏所引起,这时可采用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诱发上述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不一定都是维生素B族的缺乏所引起。大家在服用维生素B族的药物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和药师。▲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想让皮肤光滑又细腻,这几个坑千万别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