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肥胖大会:十五年增加三倍!肥胖或能传染致病

  中国肥胖大会:十五年增加三倍!肥胖或能传染致病。据人民卫生出版社李新华教授在《柳叶刀》上发布的中国人肥胖趋势研究数据显示,近15年来,我国肥胖人数增加了约3倍。一半成人超重或肥胖。

  7月30日,首届中国肥胖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减重与代谢外科、代谢基础及转化研究、营养学等领域头部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肥胖防治的最优策略。

  “肥胖其实是一种营养不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院士介绍道,肥胖还是多种主要慢性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癌症比如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也紧密相关。

  除此之外,肥胖人群的医药费用也要比普通人高得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经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肥胖者的处方量是体重正常者的2.4倍,他们住院时间更长,并且需要更昂贵、更复杂的治疗。

  “2016年是‘中国肥胖元年’,中国肥胖人群数首次超过世界其他国家,肥胖开始成为中国公共健康危机。”中国肥胖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认为,中国肥胖人数的快速增长意味着肥胖相关疾病未来会越来越严重,肥胖防治至关重要。

  防治肥胖是去肥胖门诊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张宇清教授表示并没有这么简单,去肥胖门诊的患者大多身体质量指数(BMI)高于33,属于巨型肥胖,而真正会引发其他疾病的肥胖患者BMI虽然没有高达33,但他们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高于正常体重人群的30%。张宇清教授指出,现阶段的临床科室设置专注于各个细分专业,没有一个能够全周期全方位管理肥胖患者体重、健康的地方。

  “中国肥胖防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下一步,在临床层面的体现就是多学科一站式体重管理中心的建设与推广。”张忠涛教授表示,体重管理不是哪一个科室的事,而应该涵盖内分泌、心血管、代谢专业、减重外科、营养学等相关专业,为患者提供一体化、全流程、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科学减重,营养先行。”营养是体重管理中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部分。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陈伟教授表示,肥胖40%—70%由遗传基因决定,但有30%—60%和后天生活方式有关,营养均衡的生活方式对体重的影响也很大。

  “临床实践中,减重外科手术是唯一能够实现短期和长期持续减重,改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张忠涛教授介绍道,美国、欧洲长达15年的减重手术随访数据显示,术后超重体重可平均下降80%,且有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回归正常。与国外相比,国内减重手术的数据搜集与研究比较匮乏。

  张忠涛教授认为,当下建立中国的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非常重要。“如果中国没有自己的减重手术数据,那么什么样的患者应该做手术、应该做哪种手术、手术需要怎么做,都将受制于欧美数据。我们需要中国人自己的减重手术数据成果,未来也根据这些数据制定更加符合中国肥胖人群的指南共识。”因此,此次会议现场首次发布了我国建立时间最早、覆盖范围最广、登记数量最大的减重与代谢手术大数据《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填补了中国减重与代谢外科肥胖治疗长期结局的数据空白。

  除减重手术外,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姜长涛教授认为:“传统意义上,肥胖和代谢性疾病都不会传染,但随着研究的进展,我们发现如果密切接触的朋友肥胖,那么自身肥胖的可能性也会增大。除了饮食的影响外,还受肠道微生物潜在传染性的影响。”姜长涛教授解释道,宿主基因通过调控肠道菌群进一步影响肥胖。“我们将肥胖患者的的肠道菌群移植到瘦弱的小鼠上会发现,小鼠会变胖。”

  此次会议还发布了《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减重指南2021解析》等4部指南共识,中国肥胖防治迎来多学科融合规范新时代。“更融合、更规范,是行业对中国肥胖防治领域的共同期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教授介绍,肥胖治疗最终一定是走向多学科综合治疗,只有肥胖相关心血管、内分泌、代谢疾病、减重与代谢外科、营养等学科交叉融合起来,才能为“胖友”们提供肥胖不同阶段、不同合并症表现的最佳治疗方案。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这种瘦身手术不能做,禁止小腿神经离断瘦腿,爱美人士要注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