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通宵天天困趴,如何科学“倒时差”?,但是有这样一些人,可能因为工作或学习的原因,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睡眠习惯,出现睡眠时间不足,昼夜节律紊乱,体内生物钟被动改变的情况。
那么,这类人群该如何进行调整,重新拥有相对高质量的睡眠?睡眠医学专家为以下三类人群开出了“处方”。
倒夜班工作睡眠觉醒障碍,是指个体工作时间与社会规定的工作时间不一致,而导致的失眠及过多的日间思睡。
倒夜班的工作干扰了自然光周期对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内在的昼夜节律与环境周期不同步,机体不能迅速适应倒夜班引起的环境变化,因而引起睡眠障碍。
考试前一天“临阵抱佛脚”,熬夜看重点,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曾经历过的事。但是在考试结束之后,“时差”还是没倒回来,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该怎么办?
1.为睡眠留出充足的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没有足够的睡眠,看书效果就会差,因为睡眠不好会缩短注意力持续时间。
2.饮食适当适时,有些食物能帮助睡眠,如牛奶、香蕉、核桃等,这些食物含有色氨酸较多,是体内产生褪黑素的原料,褪黑素有安眠和调整睡眠节律作用。
3.睡前不要在床上玩手机或是使用他电子产品,这类电子产品可以发出蓝光,会影响脑内生物钟,引起脑内褪黑素延迟释放,导致入睡困难。
4.适当锻炼身体(建议睡前2-3个小时之内不要有剧烈的运动),锻炼可以使体内的内啡肽分泌增加。
内啡肽可以提高情绪,让人感到松弛和愉悦,锻炼的时候可以暂时忘记临考带来的焦虑和不安,有助于大脑的修复。
5.万一睡不着,不要勉强:睡眠是一种自主功能,不接受人为的控制。越是去强迫它、它越是“不听话”。
6.偶尔一晚上睡不好,不必紧张。如果想在白天有个小睡,建议选在下午1-3点之间。小睡不超过30分钟。
在快速飞越多个时区后,内源性昼夜节律与目的地时间的失去同步,导致睡眠缺失,睡眠-觉醒的昼夜节律紊乱。
一般来说,时差变化睡眠障碍是暂时的、自限的,与年龄有关,个体差异比较大。飞行方向决定时相转移的方向。
东向飞行使当日时间缩短,因此要求时相提前,意味着旅行者的生物节律周期必须小于24小时,直到它与当地授时因子一致。
相反,西向飞行延长了时间,需要时相延迟,意味着昼夜节律周期必须多于24小时直至完成与外在环境的在同步。
3.提前调整睡眠时间:如向东飞行,在出发前几天,每晚提前一小时睡眠;如向西飞行,出发前几天,每晚推迟1小时睡眠;
4.提前调整钟表时间:出发前将手表调至目的地时间,到达以后,无论如何疲劳,均按当地时间睡眠;
7.飞行期间,尽量保持与目的地一致的作息时间,如借助耳塞、眼罩尽可能合理安排睡眠,或者应尽可能克服睡意,保持觉醒。
重新调整安排睡眠与觉醒时间,让旅行者能更快适应目的地昼夜明暗变化,避免或减少因快速飞越时区产生的不适反应。
如果在目的地停留≤2天时,选择保持始发地的睡眠时间,可以减少过度思睡,以及时差变化引起的睡眠障碍的相关症状。
如向东飞行,可在到达目的地的第2-3天,早上应戴太阳镜,避免太早的(9:00a.m.前)强光照射,增加上午迟些时候及午后的光照,晚上应避免强光照射的方法来提前昼夜节律。
如向西飞行,到达目的地后,为将睡眠时相推迟,应保持日间觉醒,尽可能增加午后(3:00 p.m.)及晚间早些时候的光照,避免上床前小睡。
根据个体需求在飞行期间或者飞行后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可选苯二氮卓类或非苯二氮卓类。另外,咖啡因也可用于改善飞行后的觉醒和疲劳。
◆加拿大和美国睡眠医学会会员,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从事睡眠相关疾病的检测、病因分析、临床诊治和基础理论研究近20年。
◆擅长失眠、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行为异常、儿童及老年睡眠节律紊乱、妇女孕期和更年期睡眠问题、发作性睡病及嗜睡等睡眠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中国老年学会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睡眠产业分会-孕产妇睡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障碍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睡眠学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