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生素的又一个副作用被发现!或能增加结肠癌风险

  滥用抗生素的又一个副作用被发现!或能增加结肠癌风险!抗生素的发明使得曾经危害人类数千年的细菌感染类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随着滥用情况的出现,它的副作用也在不断显现。

  近日,发表在《肿瘤年鉴》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率,尤其是50岁以下的人。

  过去十几年时间里,抗生素的使用量激增。《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估计,2000年至2015年间,全球抗生素消费量猛增了65%。

  而同一时期,早发型结肠癌的发病率每年增长了3%。科学家认为,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很可能导致了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增加。

  为此,苏格兰阿伯丁大学和女王大学贝尔法斯特的研究人员利用一个200万人的大型数据库,研究了近8000名结直肠癌患者的健康记录。结果发现,抗生素的使用与各个年龄段结肠癌风险的增加都有关,这在确诊时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中最为明显,50岁以下患者的风险增加了近50%,而50岁以上患者的风险仅增加了9%。

  此外,研究还指出,在50岁以下患者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甲氧苄啶类药物与近端结肠癌风险增加相关。

  阿伯丁大学医学院的Sarah Perrott博士指出,这是第一项将抗生素的使用与早发性结肠癌发病风险越来越高联系起来的研究。垃圾食品、含糖饮料、肥胖和酒精可能是导致这一增长的原因之一,而本研究的数据强调了避免不必要抗生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儿童和年轻人。

  但纽约市医院神经胃肠病学主任Ivanina评论说,现在说过度使用抗生素是致病因素还为时过早。“这项来自欧洲的观察性研究加强了微生物组与癌症之间的联系。这一发现尤其重要,但缺乏明确的解释。如果两者之间的关联能得到前瞻性研究的支持,那这将是未来预防癌症的一个新手段。”

  说完了抗生素和结肠癌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大家关注的另一个点:如何预防结直肠癌(大肠癌)。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大肠癌发病率排在第三位。便血是大肠癌最显著的信号之一。如果出现便血情况,无论性状如何,都应该认真检查排除肿瘤。

  正常情况下,人排便是有一定规律的。有些人每天一次,有些人两天甚至三天一次,这都是正常的,大多数人都能维持在一个恒定的频率,排便的性质与形状也大致不变。

  但当排便习惯出现显著改变的时候,如:由一天一次变为一天数次或数日一次,大便由成形软便变为不成形稀便或显著变细,频频想解大便却排不出来,或是总有便不净感,这些都可能是大肠癌的警示信号。

  美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从80年代时候的63.5/10万降到2010年的39.1/10万,作为二级预防的早期筛查功不可没。

  目前,大肠癌的筛查方法一共有7种,包括大便隐血,乙结肠镜,纤维结肠镜,CT模拟肠镜、磁共振模拟肠镜、大便DNA分析和Septin9。

  在这7种方法里,最简单、最常用的是大便隐血检查,基本上70%左右的大肠癌可以通过大便隐血检查发现。但大便隐血阳性并不能完全确诊,这时,还需要再做肠镜检查。

  根据中国现行的专家共识,普通人群50岁后应当每年行一次粪便隐血检测或是多靶点粪便检测,简便易行。而对于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如一级亲属里有结直肠癌患者的人,曾经得过肿瘤的人,有肠道息肉病史的人,或大便习惯改变、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粘液血便的人,40岁以后最好做一次肠镜检查。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狐大医 河南遭遇千年罕见暴雨天气!出行在外应注意哪些安全隐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