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杂志:长距离游泳或太空生活等失重状态可让心脏缩小

  《循环》杂志:长距离游泳或太空生活等失重状态可让心脏缩小,游泳与太空生活都可以让人体处于“失重”状态,也可能产生类似的生理影响。《循环》杂志一项研究指出,在这两种状态下人体心脏泵血压力降低,导致心脏不断缩小。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心脏病研究员James MacNamara介绍,为了研究失重对心脏的影响,研究组收集了一名宇航员和一名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健康数据。

  Scott Kelly是一名退休宇航员,他在2015—2016年在国际空间站生活了340天,每周锻炼6天,每次几个小时,包括自行车、跑步机和阻力练习。Benoît Lecomte是一名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他在2018年的6月至11月间横渡太平洋,共游了2821公里,平均每天游泳5.8小时。期间由于天气原因,他分别休息了7天和32天。

  一般情况下,男性心脏质量约为280克—340克。研究人员对两个人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心脏质量进行测量。结果发现,Kelly在太空生活的过程中,每周心脏左心室约减轻0.74克;而Lecomte心脏质量每周约减轻0.72克。从他们开始运动的一周,就已经出现了左心室直径缩小的趋势。

  Kelly在太空生活一年后,左心室质量下降了19%—27%,而Lecomte在五个月的长距离游泳后,左心室质量损失了20%—25%。由此可见,无论是水还是太空,失重环境都会导致心脏缩小。此前有研究称,每天高强度游泳训练1—3小时可增加左心室的大小和质量。因此,游泳时间超过了这个限度,可能反过来导致心脏质量下降。

  作者指出,心脏对重力和重力缺失特别敏感,因此重力的影响以及心脏对运动的适应性都会影响心脏质量。即使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也不能逆转心脏收缩的趋势。

  有意思的是,Kelly已经不是第一次拿自己验证太空生活的健康影响了。美国宇航局(NASA)将太空生活的他和地球正常生活的双胞胎弟弟做了一项全方位的比较,结果发现,Kelly白细胞中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延长。这种端粒的长度与衰老或疾病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当Kelly回到地球之后,他的端粒很快变短,比去空间站之前更短,这可能对他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加速衰老、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高风险有关。

  Kelly的颈动脉壁在太空生活的早期增厚,并在剩余的时间中保持不变。血液中的胶原蛋白水平发生了变化,这是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当他回来时,这些又回到了基线。

  Kelly的肠道微生物群发生改变,但生物多样性却没有变化。在太空中,肠道细菌的厚壁菌门数量增加,而肠道细菌拟桿菌门减少,这两类细菌都包含有好细菌和坏细菌。微重力导致了这种转变,但是他回到地球时,肠道平衡恢复了正常……

  Kelly的太空失重环境生活后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健康监控,而研究人员计划对长期游泳后的Lecomte进行心脏MRI扫描跟踪,进一步了解水中失重环境是否造成长期健康影响,以及能否被逆转。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岭南妇科养生坊|月经不调,多毛、肥胖,爱长痘, 姑娘,你可能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