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男子多年高血压,不规律服用药物,这下出事了....,专家认为杨先生脑出血已过急性期,但如不积极干预,血肿的分解产物和损害脑组织释放出的血管活性物质等可导致局部血流降低、炎性反应、脑水肿(间质性脑水肿、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毒性脑水肿)、血肿周边脑组织的细胞凋亡改变等。
这些损伤因素随时间延长可以逐渐出现并相互累加从而导致神经元不可逆损害,其中继发性脑损伤可能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加重神经元损伤,从而影响预后。应当在风险允许范围内积极进行外科干预,加快患者血肿吸收,促进恢复。
传统的开颅手术必定会“牺牲”手术路径上的正常脑组织,甚至损伤重要的神经功能;而常规血肿腔置管又往往会位置摆放不到位,不但引流效果差,还有造成新损伤的可能。
这项技术能够准确穿刺血肿,将脑内血肿引流,减轻占位效应、脑水肿以及继发性脑损伤,加快患者恢复。
术前,医生将患者的CT数据导入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由外科医生确定靶点和穿刺路径。机械臂精准地控制着置管的深度和角度,顺利完成”精准制导”脑内血肿穿刺。穿刺点位于发际内,尽量避开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直达血肿腔。穿刺成功后术中抽吸出约8ml暗红淤血。
据樊友武教授介绍,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作为国家高级示范卒中中心外科病房,在脑出血患者的外科治疗和加速康复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神经外科机器人具有超高精准度,通过高精度立体定向仪器,准确定位手术靶点,避免损伤脑组织的正常功能,能把治疗范围精确到一毫米之内,解决了外科手术不能精确治疗病灶的弊端。
目前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已常规开展了数十例机器人辅助下肿瘤活检和血肿穿刺引流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成为“神外机器人全国示范中心”和“南京地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临床教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