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调节情绪、改善身体状况,音乐是一剂“良药”!,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疲劳时、睡觉前、放松心情时听疗愈音乐。听音乐自古就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是强调音乐像药物一样,能治病,可以使人健康长寿。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中医科张波教授在其文章中介绍,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音乐能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神经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每首乐曲的节奏、速度、音调、音色不同,因此可以表现出镇静、兴奋、镇痛、调整心率和降低血压等作用。
通过对心电、肌电、皮肤电反应的研究,科学家发现音乐能减轻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对紧张的生理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近期的研究还表明,在听音乐的时候,人的脑垂体会分泌出一种名为内啡肽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之后,人就会感到欢欣和愉悦。
古代的音乐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黄帝内经》记载:“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
张波介绍,属心的音阶是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如曲调《紫竹调》,适合在21:00~23:00欣赏;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可入肝。
如曲调《胡笳十八拍》,适合在19:00~23:00欣赏;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可入脾。
如曲调《十面埋伏》,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为佳;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可入肺。
如曲调《阳春白雪》,最好在15:00~19:00欣赏;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可入肾。
那么,有没有一张音乐处方可以治疗所有的疾病呢?武汉科技大学艺术治疗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张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同个体对不同音乐可产生一定的共鸣,同一首乐曲会引发不同人不同的生理、心理效应,这与人的音乐爱好程度、文化背景、年龄层次等都有一定关系。因此,没有通用的音乐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