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10 个肝癌患者中有 8 个,是因为这种病毒感染!

  每 10 个肝癌患者中有 8 个,是因为这种病毒感染!,肝脏,承担着人体众多重要功能,如代谢功能、解毒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它一心干活,即使平常有些小压力,也不会诉苦(痛),就算已经发生了癌变,还依旧兢兢业业劳作!

  据 WHO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 2020 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肝癌是去年我国死亡率第二的癌症。

  因为中国属于乙肝流行区,也就是携带者或患者基数比较大,所以从安全的角度来看,还是建议高危人群都接种乙肝疫苗。

  * 据估计,目前我国 20 个人中就有 1 个乙肝病毒携带者,50 个人中就有 1 个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毕竟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虽然不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但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都是主要传播途径。比如,与被感染的伴侣发生性关系或不小心接触了感染者的创口或血液。

  当然,只有当感染乙肝病毒患者的血液或深部体液,与未感染者的血液相接触时,乙肝病毒才有可能传播,大家不用过分焦虑。

  答:接种完全程并产生有效抗体后一般可以维持 30 年。(效果维持时间有争议,有数据显示接种完 10~15 年内,20%~60% 的接种者体内,乙肝表面抗体 <10 mIU/mL)

  高危人群或免疫功能有问题的人,可以定期检查乙肝表面抗体,如血透患者推荐每年查一次,乙肝表面抗体 <10 mIU/mL 推荐再次接种。

  感染过乙肝或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产下的婴儿,应该在生后 7~12 月(第三针接种完 1~6 个月内)检测乙肝表面抗体。

  高危人群,接种完成后1~2 月,可以检测乙肝表面抗体。若乙肝表面抗体< 10 mIU/mL,则保护效果不够,需要加强免疫。

  慢性乙型病毒感染的人群,需要先明确乙肝病毒 DNA 情况,如能检测到有传染性,建议 3~6 月随访 1 次,行肝功能、乙肝 DNA 、乙肝三系定量、甲胎蛋白、肝脾 B 超、血常规等检查必要时完善肝脏硬度值。

  接种乙肝疫苗前,无需常规检查,即使对于已感染者和有抗体的人,尽管接种疫苗起不到预防作用,但也是安全的,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可以不用筛查。

  但对个体而言,很多接种者愿意在接种前自费进行乙肝感染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如何接种乙肝疫苗,是完全可以的。

  既往感染过已康复、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体 ≥ 10 mIU/mL 不用打。

  答: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简单的理解就是身上有病毒,但是这个病毒和自身免疫系统没有激烈的打架,也不会影响肝功能,只能作为一个传染源。

  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无治疗指征时,仅需定期随访即可,出现治疗指征后再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可以控制病毒和稳定肝功能的状态。

  最后,中国自 2002 年起,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全国儿童计划免疫范围,也就是出生即接种了免费乙肝疫苗。

  但是在 2002 年前出生,不清楚自己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小伙伴,可以选择直接接种,或者是检查一下定量乙肝两对半,根据结果再判断是否需要接种!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餐后血糖高服用阿卡波糖,要注意什么?出现“屁多”正常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