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长了胆囊息肉怎么办?会不会癌变?如何选择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在进行常规健康体检时,越来越多地被检查出胆囊“异常”——胆囊息肉。胆囊上长出来的小息肉虽对日常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却让不少患者心理蒙上了一层“癌变”的阴影。
在临床上,针对“胆囊息肉”的治疗分为两种,一种只需观察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另一种则建议尽早手术切除,以防癌变。那么,长了胆囊息肉会有什么症状?如何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都是胆囊息肉,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治疗手段?我们今天请海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王正文博士跟我们聊聊胆囊息肉的有关话题。
胆囊息肉的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大多是在体检行B超检查时被发现。部分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可能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比如右上腹胀痛、饱胀不适等,大多数症状都比较轻。体积较大的胆囊息肉,特别是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则会引起胆囊管阻塞,导致上腹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或者诱发急性胆囊炎,导致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另外,少数患者也可能会伴随发热、黄疸等症状,主要体征表现为右上腹区压痛较明显。
由于胆囊息肉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表现,目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和内镜超声等。其中最常用、最经济而且确诊率最高的方式是B超,它是发现、确诊胆囊息肉的主要医疗手段,也是复查的主要方法。
由于胆囊息肉良恶性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术前明确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病变的性质。“比如,当胆囊息肉小于1cm时,基本可以排除恶性病变,患者每6-12月做一次超声(首选)或CT检查,注意观察息肉大小变化。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性息肉,另一种是假性息肉。绝大多数是假性息肉和胆固醇的结晶,引起癌变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只有少数病例胆囊息肉可发生癌变。
“癌变大多是由真性息肉引起。胆囊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单发息肉大于1cm,息肉基底宽大,短期内持续快速增大,或者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等,具有胆囊癌家族史的。”若无上述高危因素,患者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即可,不必过于担心。
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息肉越多,反而越安全。因为多发息肉往往是胆固醇性息肉,通常直径都会小于1cm,一般不会发生癌变。而腺瘤性的息肉,通常是单发的,无蒂的,更容易癌变。所以,多发性胆囊息肉反而比单发性胆囊息肉更加安全,定期随访即可。
对于胆固醇性息肉,大多数病人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而且胆囊功能良好,几乎没有发现癌变的病例,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年轻无症状的患者,只要定期做B超检查就足够了。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以给予利胆、消炎等对症治疗,但同时需要注意定期(比如3~6个月)复查B超来观察病情变化。对那些临床症状明显,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或者年纪大于50岁的病人,就要考虑手术治疗。
另外,针对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的患者,则需根据病变性质不同而分别对待。比如腺瘤,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腺肌增生症有潜在癌变的危险,手术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同时,对于年龄较大,症状明显、基底部较宽或合并有结石的病人,也需进行手术治疗。
对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的治疗,一旦怀疑,即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而非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术后则根据具体情况做进一步化疗及跟踪随访。
“目前认为,胆囊切除术后会引起胆囊功能消失、胆道压力紊乱、胆汁反流、脂肪泻、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也可能增加大肠癌发生的危险性。所以要严格把握胆囊切除的手术指征。”与此同时,长了胆囊息肉并不可怕,无需过分紧张。定时行B超检查,可以很好的掌握胆囊息肉的变化。对于高危息肉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便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胆囊息肉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呈球形、半球形或乳头状,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胆囊息肉形成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血脂异常、肥胖等。40-6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居多,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发病率高,肥胖也可能增加胆囊息肉的发生率。
王博士建议,患者选择切除胆囊后,需在术后1-2个月内,饮食上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消化不良的出现。具体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饮食控制。
胆囊手术以后,患者应先尝试食用清谈流质饮食,比如米汤、鱼汤、鲜果汁等,如果进食流质饮食无发热、腹痛等症状,再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然后再过渡到正常饮食。
胆囊切除手术后至少15天内,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甘薯、玉米、燕麦等,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
患者在切除胆囊后,也不能摄入胆固醇含量太高的食物,避免喝浓肉汤、浓鸡汤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否则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甚至还会造成患者发生脂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等。还应尽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及甜食。
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要注意控制摄入的食物总热量,避免出现肥胖或者超重的情况,避免造成体内脂质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