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疾病须吃“高脂饮食”——近年来高发,要警惕!!冬季气温下降,加上天气干燥和北方的雾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高发或易复发。《2015年中国慢性病及营养状况监测报告》指出,2002-2015年短短十余年间,我国慢阻肺患病率激增,患病人数近1亿,慢阻肺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常见慢性病,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慢阻肺是一类进行性不可逆气道阻塞性疾病的总称,是破坏性的肺部疾病,包括我们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长期治疗不得当的慢性哮喘。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气急、喘息等,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肺心病等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35%,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高达70%。
气道阻力增加和胸肺有效顺应性减低,使呼吸做功增强耗能增加。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耗能可达420~730千卡/天,是健康人的10倍。
呼吸做功增强,基础代谢率增高,分解代谢亢进导致细胞线粒体代谢异常、瘦体组织消耗增加,同时尿氮、排痰造成氮丢失增加。
缺氧、高碳酸血症、心功能不全导致胃肠道淤血,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
进餐会加重患者的呼吸负荷,血氧饱和度下降造成气促厌食摄入减少,慢阻肺患者普遍年龄偏大,亦存在咀嚼功能低下等问题。
慢阻肺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是慢阻肺患者营养治疗的首要目的。据统计,慢阻肺患者如果发生进行性体重下降,3年内的病死率可达到30%,5年病死率达到49%。因此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纠正营养不良、维持理想体重是非常重要的。
慢阻肺患者饮食强调“二高一低”——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因为碳水化合物在代谢中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呼吸负荷,而脂肪的呼吸商(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比值)较低,在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碳水化合物少,可减轻呼吸系统负担。因此“高脂饮食”是慢阻肺患者饮食的一大特色。
与正常饮食的三大营养素供热比(碳水化合物50%~65%,脂肪20%~30%,蛋白质10%~20%)相比,高脂饮食模式中,脂肪供热比达到30%~45%,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40%~55%。
食物脂肪选择以中链脂肪(MCT,椰子油的主要成分)为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橄榄油、山茶油的主要成分)、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深海鱼、亚麻籽油、紫苏油、核桃油的主要成分)可选择食用,限制富含饱和脂肪酸(SFA,肥肉、荤油、肉皮、内脏)食物的摄入量。
动物来源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虾等,提供优质蛋白质的同时,其中也含有数量可观的脂肪。
为了维持和恢复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肌肉力量、免疫功能、酶活性,阻止体内蛋白质的分解,慢阻肺患者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在1.2~1.7克/公斤体重(健康人1.0~1.2克/公斤体重),但应注意蛋白质食物分餐供给,避免一次集中补充。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也会影响呼吸肌的功能,每天保证钙、锌等矿物质的摄入和充足维生素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吃生、冷、过咸、辛辣及过于油腻的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要结合疾病状态、并发症、治疗药物、体重、骨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少量多次进餐,每餐不宜过饱,每日进4~5餐,每餐间隔2~3小时。餐前可以先休息,餐后适量运动,少食可以避免腹胀和呼吸短促。
当患者出现经口进食量不足或有消化吸收等问题时,可采用口服营养补充,选择均衡型肠内营养补充剂即可,每次250千卡(含8~15克蛋白质),每日2~3次。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负责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孕期营养课堂”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健康管理与促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生命质量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营养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对糖尿病、肥胖症、痛风、高血压、高脂血症、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类肾脏疾病、神经性厌食、各类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进行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擅长根据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不同生理阶段和个体疾病特点为病患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咨询和饮食指导。擅长根据患者的中医体质情况进行中西医结合营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