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古语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同时,随着降雨减少,空气也将越来越干燥。中医专家指出,与初秋的“秋乏”不同,这时人们该提防的是“秋燥”了。
近来,有的人在一来后,会感觉口干舌燥甚至咽喉肿痛、咳嗽不止等。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副主任贾立群提醒,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乃“秋燥”所致。贾立群告诉记者,渐入深秋,“秋燥”成了常见的健康问题。这是因为秋天干燥的天气对人的新陈代谢会产生很大影响,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嘴唇干裂甚至出血、皮肤干涩、咽干口渴、声音嘶哑、便秘、小便少等现象,有的人还会出现燥咳症状,干咳少痰甚至痰中带血。秋燥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鼻炎等。
中医素来有“春夏补阳、秋冬补阴”之说,其中的一个含义就是要预防秋燥,滋阴润肺。贾立群,对付“秋燥”,首先要多吃有营养的物质,如百合、银耳、绿色蔬菜、白萝卜、香蕉等,还要多喝水,也可以用苹果、梨煮水喝。还可以吃一些润燥的中药,如用沙参、麦冬、云竹、百合等做药膳(粥或汤)。吃肉也可以增强抵抗力,但要吃五花肉,有的人只爱吃瘦肉,这对秋燥来讲更是火上浇油。302医院杂病科副主任姜天俊也提醒人们,防秋燥还要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饮食宜偏寒凉,多吃豆腐、黑豆、梨、银耳、芝麻、百合等。温热类如羊肉、狗肉、虾、韭菜等少吃为妙。此外,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注意天气变化,及时保暖;洗浴不宜用碱性大的用品,要注意皮肤的日常护理;还应注意多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3.百合梨汤:梨1个,百合、麦冬各10克,胖大海5枚。将梨洗净切块与百合、麦冬、胖大海同煮,待梨八成熟时加冰糖,吃梨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