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卒中,全家发疯!,房颤的心室率异常是产生症状的重要原因。心悸、乏力、胸闷、运动耐量下降是房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房颤引起心室停搏可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发生黑矇、晕厥。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卒中是房颤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房颤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这种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由房颤导致的卒中,1年致残率和1年致死率均超过50%,1年内卒中复发的患者超过1/3。
心衰和房颤常同时存在并形成恶性循环,二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瓣膜病等。房颤使心衰患病率增加3倍,且加重心衰的症状。
Framingham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病死率约为健康人群的2倍。目前抗凝治疗被证实可降低房颤相关的死亡率。
故事的主人翁朱伯伯今年68岁了,在3年前发现阵发性心房颤动,而且还有冠心病、充血性心衰、脑梗塞等病史,栓塞风险评估CHA2SD2-VASC评分为4分(CHADS2评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根据评分的高低进行危险分层,即0分为低危,1分为中危,≥2分为高危)。
近日,为了更好的缓解病症,朱伯伯在家人陪伴下来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心血病内科寻求治疗。经过心血管内科陈广琴博士团队经术前讨论,决定选择“房颤导管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策略。
之所以选择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是因为这项技术可最大限度地使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同时利用目前全球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治疗新趋势“左心耳封堵术”,能有效减少病人的病死率、致残率,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
整个手术在专家指导及麻醉科、介入室的协助下,由陈广琴博士率心血管内科心电生理介入团队完成,在为朱伯伯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同时,完成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手术用时约3小时,术程顺利。手术后,朱伯伯回到心血管内科一区病房做后续治疗及护理,在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朱伯伯目前恢复顺利。
房颤的治疗策略方面,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及预防血栓栓塞事件是非常重要的。房颤导管消融术可使房颤患者的心律转为正常的窦性心律,显著降低房颤脑栓塞的发病率。
然而,对于高龄、持续性房颤、心房结构改变很大、存在高栓塞风险的患者,无论在房颤导管消融的围手术期还是术后,均不能完全避免血栓栓塞发生的可能,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17倍。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不抗凝状态下的年卒中发生率为5.3%,至少35%的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脑卒中。
并且,这些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的比例较高,复发后血栓栓塞的风险进一步增加。而左心耳封堵术则能够成功堵闭房颤患者血栓来源,避免房颤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人的心脏有一个袋子样的结构,位于左心房的左前上方,称为“左心耳”。研究表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当这些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液流动行走,会堵塞脑血管,导致患者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发生脑中风。
左心耳封堵术就是通过特殊的封堵伞封闭左心耳开口,使左心耳完全闭合,从而消除了左心耳形成血栓的隐患,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整个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封堵术后,房颤患者仅需要服用抗凝药数月,待封堵器被心内组织完全覆盖后,即可告别长期服用抗凝药的烦恼。
一般情况下患者可自我判断,除了有心慌、心悸、胸闷等症状外,还可摸一摸自己的脉搏,如果脉搏跳动很不规则,应该到医院看医生、做心电图检查,来看一看是否为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