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健康小讲堂】祛病防疫话端午:端午民俗中的养生保健

  【杏林健康小讲堂】祛病防疫话端午:端午民俗中的养生保健,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一提起端午,大家就会联想到粽子,联想到屈原。在这个浓缩了传统文化精髓的节日里,大家包粽子、吃咸鸭蛋,长辈们还会细心地为小盆友们挂上五颜六色的各式精美香囊。其实,早在屈原之前,就有端午节之说,不过那时端午节的主题不是屈原,而是祛病防疫。可以这样说,“端午节”在某种意义上更象是当时的“保健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等,端午节还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以食为天,吃粽子和鸭蛋是过端午节很重要的“仪式感”。粽子的主要原料为糯米,营养较丰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其性味甘温,有健脾暖胃、补中益气的作用。但其热量偏高,且糯米黏度大不易消化,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贪吃,以免影响正常进食消化甚至引发急性胃肠炎,“三高”人群、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胃肠病患者也应慎食甚至禁食;端午节里与粽子“形影不离”的咸鸭蛋美味可口,中医认为其能清肺火、降阴火,但同样需适可而止,鸭蛋性偏凉,故脾阳不足、寒湿下痢者不宜食用。其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心血管病、肝肾疾病患者应少食,且盐含量较高不太适宜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多食,孕妇也应注意尽量少碰。

  端午节佩戴香囊是我国古老的习俗,也是古代预防瘟疫方法。俗话“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五月起暑湿始盛、湿热交织、浊气弥漫易致瘟疫(传染病)流行。香囊中配方多芳香类中药,性味香燥,含有大量挥发物质,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气味通过口腔黏膜、肌肤毛窍和经络穴位吸收,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起到祛邪辟秽、醒神开窍、解郁化滞、宁神清心、活血化瘀、解毒杀虫和芳香泄浊的作用,让孩子随身佩戴香囊也寄托了家长的健康祈愿。

  艾草是一种含有挥发性芳香油的常见药用植物,历来在民间就有着广泛使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窗上或是墙上挂一束新鲜艾叶,起到辟邪防疫的作用。艾叶具有温经止血的功效,在临床中是一味妇科良药,对妇女虚寒性月经不调、腹痛和崩漏等有很好疗效。除了内服,其还有着多种外用:如加工制成的艾条、艾柱,在针灸中广泛应用,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既可治疗很多妇科病,也有着较好养生保健效果。一些群众也喜欢用煎煮后的艾草浸浴或泡脚。

  菖蒲又名石菖蒲、野韭菜等,性温,味辛、苦,气芳香,但同时带有一些浓烈刺激土腥味,具有醒神益智、通窍除痰、辟秽化浊和解毒驱邪的功效。其芳香清芬之气,能舒畅气机,使清阳上升、九窍通灵。常服本品可防止因劳心过度而致的记忆力减退,有抗老防衰之效,尤为中老年脑力劳动者养生保健良药。除煎调后作为茶饮外,古人在端午时即有将菖蒲与生艾叶、佩兰等香草混合煎水洗澡的习俗,这种药浴其实也属中医外治的一种,现在民间还用其来煎水熏洗治疗湿疹、疥癣等皮肤疾病,具有较明显的止痒、消肿和止痛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直播 市民体育科学大讲堂——第二讲:运动有道,免疫有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