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每日观察丨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的缺口是怎么补上的?4.2万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从全国调集医疗关键物资支援武汉……“4.2万”这个数字,和那段日子里的举国同心聚力,都已被历史铭记。在重症患者数量逐步下降、援鄂医疗队陆续返回之际,我们不妨简略回顾一下,当时在湖北、武汉出现的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的巨大缺口,是怎么补上的。
在境外疫情加剧蔓延、全球医护人员竭力与疫魔搏斗之际,我们既关注关心着他们的努力,也更能体会,中国医护人员与疫魔的那场短兵相接、奋勇搏杀,是多么艰难、不易。
新冠肺炎,新起而狡猾。人类一边与之搏斗,一边逐步认识它。与未知对手较量,只能先用传统经验去摸索救治方法,“敌在暗处、我在明处”。此为难点之一。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这三个“最”叠加出现,令湖北、武汉一时出现医疗资源的短缺。此为难点之二。
武汉本已是国内医疗资源基础相对较好的城市。但“平时”与“战时”局面有极大区别。战时骤增的病患数量,以平时再好的医疗资源,也会一时供给不足。所以“由平转战”,是所有国家在公共卫生应急领域面对的长期挑战。
我们共同见证了随后发生的一切。中国以相对较快的速度补上了缺口。关键因素有哪些?至少有这三个方面——
首先是指挥得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始终紧扣主战场一线的实际情况。1月25日正月初一,他强调“要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2月3日,他强调“坚决把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2月12日,他强调“要着力解决床位和医务人员等医疗资源不足问题”,“增加重症床位供给”。2月23日,他强调“要紧紧扭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这些动态推进的号令,让所有同志们都清晰地知道,眼前这个阶段重点做什么。
其次是体系健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部署,有一整套指挥、协调体系来推动落实。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等各尽其责、发挥作用。
比如,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尽量把精兵强将集中起来、把重症病人集中起来,统一进行救治”。第二天,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即作出部署,“集中优势力量,调派高水平医护团队整建制接管重症救治医院或病区”。随后几天,在逆行增援武汉的医护人员队伍中,就出现了很多整建制的、以ICU重症医护人员为主的医疗队。
三是家底不薄。一个国家遇到大灾大难,要保卫人民生命安全,既要拼“刺刀”,也要拼家底。从全国调集口罩、医用防护服,前提是——有一定的家底,有得可调。就算原有的生产企业复产、达产,但还是不够,怎么办?那就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转产。
此时,我国门类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发挥了作用。特别是我国纺织服装业的雄厚基础,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而很多其他领域的企业也快速转产,体现了较强的配套能力、快速打造新产业链的能力。国与家一样,积累些家底,更能扛住风险。
把一件事办成,既要有管用的制度,也要有尽责的队伍,缺一不可。或者说,尽责的队伍,也是好的制度的一部分。危急时刻,有的企业根据统一调度,转产医用防护服。但相关原材料的供应链还不稳。中央有关部委直接派出人员“蹲”在企业,出现问题随时协调。
口罩曾是个大难题。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委成立“口罩专班”,专门协调调度全国生产。这项工作既宏大又细碎。往往为了征调某批几千只N95口罩,工作人员要持续协调半天甚至一整天。他们讲,“医护救病人,我们救医护。”有这份责任心,才能把制度要求落实好。
全国口罩日产量在1月底是800万只。到2月底,已是1.16亿只。到3月底,已是3亿到4亿只。人有初心,制度也有初心,初心同振,难事可成。
“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在2月14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十二次会议上,他部署的改革任务中,包括了“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这次疫情防控,医用设备、防护服、口罩等物资频频告急,反映出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突出短板。”总书记的话,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场大考,我们既在危难时刻发挥了制度优势,也发现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的短板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
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应急物资保障,是个重要内容。此刻抗疫,全社会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24字原则——“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提出要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对短期可能出现的物资供应短缺,建立集中生产调度机制。同时还要健全国家储备体系,建立国家统一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无论是在应急时补上人员物资缺口,还是致力于推动长期的制度建设,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体现这个价值追求。这一努力,永无止境。(文丨特约评论员 杨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