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人,都懂得运动的重要性

  厉害的人,都懂得运动的重要性,当我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时候,是那段忙得昏天暗地却还是坚持去健身房运动1小时的日子。总有人说,每天上下班,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运动,回家就躺在沙发里,累得不想动弹。可一个人真正没精力的原因恰恰就是缺乏运动。越是忙碌,越是觉得累,越是要运动,酣畅淋漓地跑个步、跳个舞、打个球,整个人的疲乏感都会一扫而空。哪怕重新回到办公室面对工作,压抑的情绪也会缓解很多。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止,运动不止。小编从大量国际上顶尖的研究机构摘取关于运动的观点,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深入认识一下它对我们肌体的影响。

  波士顿医学中心(BMC)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瑜伽和物理疗法(PT)是治疗并发的睡眠障碍和背部疼痛,同时减少用药需求的有效方法。该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

  文章结果显示:瑜伽课或12对1 PT训练12周后,睡眠质量可持续显著改善52周,这表明这些非药物方法具有长期益处。此外,在治疗6周后早期疼痛得到改善的参与者,在经过完整的12周治疗后,其睡眠改善的可能性增加了三倍半,这表明疼痛和睡眠密切相关。慢性腰背痛(cLBP)患者常见睡眠障碍和失眠。先前的研究表明,患有cLBP的人中有59%的人睡眠质量较差,而53%的人被诊断患有失眠症。治疗失眠和背部疼痛的药物都有严重的副作用,并且使用睡眠药物会增加与药物滥用和死亡的风险。

  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从未参加过持续锻炼计划的老年人,与同龄的高水平训练有素的优秀运动员一样,拥有锻炼肌肉的能力。研究表明,即使是那些完全不习惯锻炼的人,也能从负重训练等阻力训练中受益。

  这项研究发表在Frontiers In Physiology杂志上,来自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两组老年男性的肌肉锻炼能力。第一组被划分为运动健将——70多岁和80多岁的人,他们一生都在锻炼,仍然在他们的运动项目中处于顶尖水平。第二组是年龄相仿的健康个体,他们从未参加过有组织的锻炼计划。

  大多数人都知道有规律的锻炼对健康有益。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它也会让你更聪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OHSU的神经科学家们对老鼠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短时间的运动直接促进了一个基因的功能,这个基因增加了海马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海马区是大脑中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区域。这项研究发表在网上的eLife杂志上。

  研究者表示,锻炼很便宜,你不需要昂贵的健身房会员资格,也不需要每天跑10英里;之前对动物和人类的研究表明,经常锻炼可以促进大脑健康。然而,很难将运动对心脏、肝脏和肌肉的总体益处与对大脑的特定影响分开。例如,一颗健康的心脏可以为包括大脑在内的整个身体提供氧气。

  在一项针对375名成功保持体重减轻、从事中到高强度体育活动的成年人的研究中,大多数人报告称,他们每天锻炼的时间保持一致,早晨是最常见的时间。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国家体重控制注册中心成功的减肥维护者中,每天进行中到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的时间一致性是否与MVPA水平有关。肥胖研究还发现,无论人们是在早上、下午还是晚上坚持锻炼,坚持锻炼时间与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有关。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解释了为何锻炼能够帮助机体有效抵御心脏病的发生;研究者表示,有规律地锻炼能通过减少诸如胆固醇和血压等风险因素来保护机体的心血管系统健康,但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是完全清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为此他们就想更好地理解慢性炎症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慢性炎症或会促进动脉中斑块的形成。

  文章中,研究者分析了体育锻炼影响骨髓活性的机制,尤其是造血干祖细胞(HSPCs,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HSPCs能够转化成为任何类型的血细胞,包括促进炎症发生的白细胞等;机体需要白细胞来抵御感染并移除外来病原体,但当白细胞“过分热情时”,其就会在不合适的地方引发炎症,比如动脉壁处。

  痴呆症是一种灾难性疾病,加拿大境内大约50万人受其影响,并且预计在未来十年中将急剧上升。近日,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运动对大脑的影响,进而发现高强度的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力,这一结果对痴呆症具有广泛的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杂志上。

  文章中,研究人员强调了运动强度的重要性。进行短时间高强度运动的老年人平均记忆力提高了30%,而中度锻炼的老年人平均记忆力没有提高。“目前我们迫切需要降低老年人的痴呆风险的干预措施。直到最近,我们才开始意识到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而最有可能影响患病风险的生活方式因素是体育锻炼。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port Sciences for Healt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阿伯泰邓迪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而言,每周仅进行两分钟的锻炼就能够降低其患诸如痴呆症等年龄相关疾病的风险。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年龄在60-75岁之间的17名参与者进行研究,对其每周进行两次培训,为期10周时间;参与者被要求进行所谓的间歇性冲刺训练(SIT,sprint interval training),同时其还被要求在休息前尽可能在固定的自行车上骑6秒,随后参与者重复上述运动过程,直至其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完成一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小鼠研究发现,锻炼所产生的效应或会因一天中运动的时间而所有不同,研究者指出,早晨锻炼或会增加骨骼肌中的代谢反应,而一天的晚些时候锻炼或会在较长时间内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

  我们可能都知道健康的昼夜节律有多么重要,睡眠不足或会引发严重的健康后果,但目前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仍然证实,机体的生物钟会明显影响机体的健康。研究者Jonas Thue Treebak表示,早晨和晚上锻炼所产生的效果似乎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是由机体的生物钟所控制的;早晨锻炼能够开启肌肉细胞中的基因表达程序,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对代谢糖类和脂肪;而晚上锻炼则会增加机体全身的能量消耗。

  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在3000万美国糖尿病患者中,90%至95%患有2型糖尿病。新的研究表明,强化肌肉力量可能是降低疾病风险的一种方法。对4500多名成年人进行的研究发现,中等肌肉量使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32%。其益处与心肺健康无关,肌肉力量水平较高并未提供额外保护。该研究结果发表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期刊上。

  研究者表示,结果令人鼓舞,因为即使少量的阻力运动也可能有助于通过提高肌肉力量来预防2型糖尿病。然而,很难推荐一个最佳水平,因为没有标准的肌肉力量测量,他说。

  细菌通常意味着感染和疾病的发生,这或许是一种偏见。研究表明,我们体内的细菌细胞与人体细胞一样多,甚至更多,这意味着它们在我们的生理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不同物种的数量和这些物种种群的均匀度)的提升伴随着与健康水平的提高。发表在Experimental Phys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将氧气输送到组织的效率(心肺健康)能够准确预测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

  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进行运动以改善心肺健康的关键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在此之前,据了解,较高的心肺健康倾向于与更大的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相吻合,但尚不清楚这种关系是否归因于体脂百分比或日常生活的体力活动。由于已知癌症治疗会引发对心脏代谢健康有害的生理变化,包括增加体脂百分比和降低心肺健康,因此,这项研究针对癌症幸存者展开。本研究共招募了37名至少在一年前完成治疗的非转移性乳腺癌幸存者。

  网络上曾流行这样一句话:“30岁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30岁以后的容貌是自己修行得来的。”所有读过的书、做过的运动都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毕业那几年,她经常性地熬夜加班,吃饭也是草草了事。一天24个小时,她有16个小时都在写稿、看剧和玩手机。有很多次,公司一个喜爱运动的男同事邀她一起徒步,她都以“没时间”、“跑不动”的理由推掉了。

  想一想,这似乎是大城市白领的一个通病。有些人,有时间葛优躺,却没有时间跑上几百米;明明有条件锻炼,却宁愿活在美颜相机里。日子久了,因为不运动带来的种种麻烦就凸显出来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秃顶发胖,经常有女生还没到30岁,就因为满脸的憔悴沧桑而常常被人调侃是臃肿大妈。

  反观邀请佳妮一起徒步的同事,因为长期的运动,整个人看上去都精神饱满,从容貌上来看根本就不像一个中年人,是运动,让他实现了逆生长。

  不爱运动的人,仿佛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死胡同。自己不肯迈出脚步,又不愿改变现状,到最后,只有怨天尤人的份儿。

  据数据统计显示,世界每年因运动不足造成的死亡人数已高达530万,普通人通过运动锻炼身体,可降低28%的死亡风险,而且热爱运动的人,患病的风险要比不运动的人少很多。

  从20岁游戏主播连续通宵猝死,到34岁天涯论坛副主编金波疲劳致死,再到44岁春雨大夫创始人兼CEO张锐突发心肌梗塞,一条条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都在警醒世人:运动是生命之源,更是健康之本,千万别以为自己还年轻、身体还吃得消,因为“不运动”正在悄悄地侵蚀着你的生活,现实势必给你一个响亮的耳光。

  最令人满意的答案是:爱运动的女生都自带仙女属性,因为身材较好,穿什么都不是尴尬的“买家秀”,而且她们深知营养搭配,堪比专业的营养师。

  除了身材和饮食,她们比不爱运动的人更懂得时间管理。当别人还在为毫无头绪的琐事烦扰时,她们又忙又美,灵活地兼顾着运动、工作和生活。

  比如,跑步达人张钧甯,每天都会坚持晨跑和其他锻炼,明明已经37岁了,可脸蛋和身材依然俏似少女,这都是运动带给她最好的礼物。

  再比如,自律达人彭于晏,从前是个体弱多病,患有气喘的小胖子,可经过多年的自我锻炼,终于成长为了一个有颜值、有肌肉、有实力,健健康康的男神。

  对于运动,他曾说:“运动并不是让我变得有多优秀,而是让我有了更多机会。虽然每天运动半小时或一小时,当下并不会带来什么改变,但日积月累,你会发现自己有了强大的内心,人也会变得比较开心。”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生命的重要性。是运动让我们的身体得以舒展、心灵得以放空,以更加自律充实的姿态迎接挑战。

  村上春树从33岁开始跑步,每天坚持凌晨四点起床,进行五六个小时的写作时间后,就去跑步十公里。

  村上春树在一书中提到,跑步的时候,他的脑海里迸发了很多写作的灵感和想法,这是运动带来的馈赠。

  在决定运动之前,村上春树曾经浑身赘肉、昼夜颠倒,而且烟酒缠身,坚持运动后,他成功戒掉了一天要吸60支烟的烟瘾,甩掉了一身的赘肉。更重要的是,运动带给他全新的价值观和目标感,让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他永葆青春。

  毋容置疑的是,坚持运动的人,要比一般人拥有更强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当你想要达到某个高度,一定要先付出等同的代价。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存在这一点一滴的坚持里。于是,我们得以看到:闫妮、萧蔷、聂远、王石、杜海涛、苏有朋等人都在收获别样的人生。

  世人常劝慰:“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看呐,凡是出众的人,都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并把它践行在每一个深夜与黎明。

  周润发说:“即使你已经80岁了,也可以拥有40岁的身体。”其实,该怎样度过这一生,选择权完全在你自己手上。选择运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最后的光阴。

  加拿大曾拍过一部名叫《生命最后十年》的广告片。在短短一分钟的时间里,导演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最后十年”呈现在观众面前。

  我们都紧握自由、安度晚年,只是有些人过早地放弃了运动,一次又一次地把运动延期,直到一切无法挽回。

  这世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易胖体质”,因为在长期运动的坚持下,所有的“易胖”都不过是自我放纵的托词。

  人体的衰老大多是从肌肉衰老开始的,而运动正是缓解衰老的一剂良药。有研究表明,坚持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的寿命要多6岁。

  90岁的西安老人李乾佑因为早年忙于工作而忽略了身体,落下了糖尿病和严重的胃病。57岁那年,李乾佑决定坚持运动,每天六点起床就去健身广场打上一套太极拳和棍操,再边靠树边拍手200下。晚上看完天气预报后,还要楼下走三圈,一天下来,至少走上6000步。李乾佑的运动没有白白耗费,正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他的胃病得以痊愈,糖尿病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所有人都称他越活越年轻。

  别人的奇迹没那么神奇,不过是苦行僧般的自律而已,或许你和别人的身体素质差距在一两天、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内都看不到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时间会说话。坚持下来,许多益处就自然凸显出来。

  即使开始千难万难,后来也一定会享受其中。当你如愿以偿地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时,一定会感谢曾经那个挥汗如雨的自己。

  的确,常能看到那些精神矍铄的老年人,每日晨光熹微,就能看到他们或是舞太极、或是跳绳踢毽,或是慢跑爬山,精神头倍儿足,远比一些无精打采,连番打哈欠的年轻人看上去有活力。

  越是有运动习惯的人越会发现,运动过后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能把所有的沮丧都清除出去,它能对内心的垃圾情绪起到净化作用。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运动很重要,它能分泌一种“快乐素”,让身体、精神、心理都能悄无声息地充满活力。

  其实开始运动真的很简单,你只需要定下一个目标:去运动,哪怕运动5分钟、10分钟,也比坐着、躺着更接近你想要的状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当心这六个“不等于”!一起躲开控糖“陷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