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日记 小汤山定点医院首位患者今日治愈出院,3月30日,记者从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媒体沟通会上获悉,自3月16日医院启用至3月29日24时,总体运行平稳有序,累计接收境外来(返)京需筛查人员2002人,其中机场转运1682人,各区隔离观察点转运320人,最多一天接待需筛查人员394人,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例,30日首位入院的患者治愈出院。
据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临时党委书记、工作专班组组长吕一平介绍,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提前谋划、提前布局,1月23日紧急启动小汤山定点医院改造和建设工作。3月16日,面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压力和形势,小汤山定点医院正式启用,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人员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的治疗。
17年前非典阻击战,小汤山医院在疫情最严重时临危受命, 7天建成1000张病床,由部队医务人员全面负责救治工作,创造了非典患者最高治愈率、最低死亡率、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小汤山奇迹”,留下了“英勇无畏、科学求实、团结协作、吃苦奉献”的小汤山精神。这是全体中国人共同抗击疫情的历史写照,是军民团结携手应对突发事件的集体记忆,是医患双方携手战胜疾病的生动总结。17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不负使命与重托,再次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面对境外输入疫情压力的关键时刻,适时启用,承担起疫情防控的重任。
和17年前不同,医院新建病区从一层变为了三层、色彩从单一变得丰富,基础设施从满足基本所需到实现“平疫两用”,救治人员从部队接管到市属22家医院集体作战,展现了新时代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和服务。
逾万名建设者经过53天日夜鏖战,如期完成医院改扩建工程。此次小汤山重建难度远超当年,除三层模块化集装箱房设计建设外,相关配套设施也都实现标准配备。医院设B区、新建病区两个病区,共1600余张床位。其中,新建病区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人员的收治。B区为原病区改造而成,用于收治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按照防疫标准,院内区域所有通道硬隔离,并设置单独出入口,实现各病区独立运行,24小时专人值守,确保一线直接从事筛查和收治任务的医务人员与其他人员“零接触”。
启用前夕,在北京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统筹下,市医院管理中心靠前指挥,医疗设备组仅用一周时间就将2000多台(件)医疗设备全部进场并安装完毕;药学组用三天确立药品目录,十天配齐近500个品规药品;信息组从无到有完成信息系统规划、设计、评审并如期交工;22家市属医院1000余名医务人员迅速集结,专业涵盖呼吸、感染、重症、急诊、儿科、中医、检验、放射、药剂、护理等十多个专业;物资、安保、后勤等各项保障准备工作全部到位。
为应对此次疫情,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还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小汤山定点医院临时党委,并指导成立23个临时党支部。
在北京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的统筹协调下,成立了市级多部门组成的转运协调组。通过建立应急值守、集中协调转运机制及信息共享平台,对转运人员实行清单管理,实现了无缝对接、全流程闭环管理。按照“快速高效、优化流程、减少环节”的原则,合理配备医护人员,不断优化接诊、核酸检测、CT检查、收费、出院、转运等各项流程,减少了需筛查人员门诊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制定医药护技管理标准、流程、质控,以及信息、物资、设备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建立行政、医疗、信息值班制度,24小时值守,保证工作连续畅通。制定重要事件及重要人员报告制度。抽选临床救治经验丰富的医疗、护理、院感人员组成中西医双专家组,每日研判患者病情,明确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并与地坛医院、佑安医院建立远程会诊机制,促进医疗协同,分享经验,科学施治。设置ICU和抢救室,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突发病情变化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
面对疫情的不断发展变化,医院全体医务人员日夜奋战,始终团结一心、主动作为,为入境口岸、机场等相关机构分担了疫情防控压力,展现了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的责任与担当。
定位调整、理念转变。服务观念从重症救治向筛查、救治转变;工作思路从单纯技术型向复合技术服务型转变,打造“温暖、专业、融合”的小汤山“家”文化。
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特色。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疗效明显。医院把确诊病例统一集中在B区进行救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出中医药特点。临床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确诊患者对中医完全不了解。大家在了解中医药之后,都表示非常愿意接受中医治疗,并对中医药疗效表示了认可。目前中医治疗以汤药为主,根据病情辅助耳豆、穴贴、拔罐、经络、八段锦等治疗和康复手段。
提前心理干预、注重人文关怀。为减轻待筛查人员紧张心理,帮助确诊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院在筹建之初,就将心理干预纳入其中:特别的建筑设计让阳光和色彩照进病区。医院还设精神心理组,由北京安定医院支援专家组成,负责全院心理治疗工作,提供心理舒缓音乐疗法,24小时随叫随到。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医院医疗团队心理压力得分都在阈值以下,整体状态非常棒。病区启用之后,个别医务人员出现一些紧张情绪,但适应的速度超出专家想象。
和谐医患、打造“家”文化。针对需筛查人员和患者特点,医院配备了中英文版的重点医疗护理流程和操作示意图,与物美超市合作,提供24小时扫码购物货品,由超市直接配送到病房,启用以来物美超市共送货2327单(其中夜间配送235单)。驰援的护士群体中90后占比43%,医院从22家医院800余名护士中筛选会英语、法语、韩语和日语的护士,实现无障碍交流;护理部还开展“每日一课”技能培训,发起组织病区环境布置、背包设计、折纸比赛、八段锦训练等人文关怀活动,营造了小汤山“家”的氛围。截止目前共收到305封感谢信
科技助力,人工智能显身手。在小汤山,放射AI辅助诊断系统大大提高了新冠肺炎影像学诊断效率,使医生有了更多时间从事更有价值的判断。科技助力,人工智能还普遍应用于检测检验、药品服务、后勤保障等多个领域,病例录入语音系统、自动分药机、人脸识别一体机、送货和消毒机器人、全自动紫外线消杀灯、智能污水处理系统等众多信息化技术科技的及时应用,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准确性,更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风险,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