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闭口“老”字当先?相信自己年轻,身心更年轻!。有人说,35岁和65岁左右是两个让人尴尬的年龄段,在这两个年龄段不知道该扮演怎样的角色——35岁左右的人,是要把自己定位成中年人,表现得沉稳、严肃,认为自己不再年轻;还是要定位成青年人,活泼、有朝气、青春四射?65岁左右的人,是要承认自己已经老了,张口闭口“老”字当先;还是要把自己定位成年富力强的中年人?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或许能帮您缓解这种尴尬——不妨把自己定位得年轻一些,身体受益,活得开心。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伦·朗格带领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一个空间从装潢到摆设都布置成了20年前的样子,又召集了16位老态龙钟、步履蹒跚的老人,把他们按8人一组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此后的一个星期,这些老人就住在这个场景再现的空间里。
不一样的是,对照组的老人只需要每天坐在一起,以怀旧的方式谈一谈、回忆一下20年前的往事和社会样貌就够了;而实验组的老人则必须沉浸到这个环境当中,他们的言谈举止和生活方式要像20年前一样——不是把自己想象成20年前的老人,而是想象成20年前年轻的自己,想象自己穿越回到过去、变得年轻了。
一个星期之后体检显示,两组老人的视力、听力和记忆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步态和体力有所改善,血压也下降了。但不一样的是,实验组里玩“穿越”的老人,身体状况改善更明显,行动更敏捷,智力评测结果得分更高。通过实验前后的照片比对,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气质更年轻态。
或许可以这样说,如果在心理上相信自己仍然年轻或者变年轻了,那么身体也会相应表现出年轻态的积极反应。“所以说,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艾伦·朗格表示,老人虚弱、无助、多病等,往往来源于一种习惯性的心理暗示,而不一定是必然的生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