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睡不着,长期会导致抑郁焦虑

  失眠睡不着,长期会导致抑郁焦虑?睡眠是人类正常的生理活动,约占人生1/3的时间。正常的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使人产生新的活力外,还与提高免疫力有着密切关系。目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各种睡眠问题也随之而来。

  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在女性和老年人中较为多见,长期失眠可对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和早醒、醒后再次入睡困难。有些患者表现为睡眠干缺失,常伴有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下降、疲劳、乏力、心烦、坐立不安等抑郁、焦虑表现。有些患者为了能睡着觉,很早就在床上等待睡眠,过度担心自己睡不着觉,因此心烦、紧张、头脑昏沉、心慌、辗转反侧。有些患者虽然躺在床上能很快入睡,但是连续早醒,且醒了之后觉得心烦,心情不好,从而对睡眠产生恐惧,更有甚者,会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可能不仅仅是失眠,还出现了焦虑、抑郁情绪。

  多项研究显示,抑郁、焦虑和失眠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两者反复交替出现,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果失眠患者存在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精力减退、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伴随食欲减退和性欲下降,持续2周以上,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焦虑症状,过度紧张、担心,伴各种躯体不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头晕、恶心、心慌、手抖、出汗、尿频、腹泻、便秘等。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普通成年人群中失眠的患病率为9.2%~11.2%;失眠症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比非失眠症患者高3~4倍;根据抑郁症序贯治疗的研究结果,85%的抑郁症患者有失眠症状。因此,失眠症患者失眠程度与焦虑、抑郁障碍密切相关,治疗失眠的同时应关注焦虑、抑郁等问题,共同干预,提高疗效。

  多数人都可能因负性的生活事件(如出差、轮班、倒时差、家庭或工作问题等)出现急性失眠体验,但是这些诱发因素消失之后,睡眠情况多数会逐渐好转。而有一部分患者失眠问题持续半年以上,逐渐演变为慢性失眠。这并不是偶然现象,与患者对失眠的错误认知有关。

  有些患者总是处于过度焦虑和抑郁状态,担心晚上睡不好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失眠和抑郁、焦虑互为因果,存在相同的发病机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失调是两种疾病发生的“最终共同通路”,具体表现为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和皮质醇的分泌明显增加,高浓度的皮质醇水平会降低睡眠效率,扰乱睡眠结构,出现多梦、睡不踏实、总觉得自己没有睡着等表现,这些表现在有抑郁的失眠患者中也常出现。

  失眠及抑郁所涉及的神经机制非常复杂。研究显示,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参与多种行为、情绪活动和睡眠的调节,在睡眠-觉醒周期中起重要作用。

  此外,失眠及抑郁还与经济负担过重、生活质量低下、不良生活事件、女性、年龄增加、某些类型性格特征(如神经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治疗失眠,不能单纯依靠镇静催眠药物,而要医患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明确病因,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从而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凡是能够快速诱导入睡、延长总睡眠时间或深睡眠过程的药物,均可以治疗失眠。常用药物有镇静催眠药,如苯二氮䓬类(劳拉西泮、奥沙西泮、氯硝西泮等)、非苯二氮䓬类(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若患者被明确诊断有焦虑或抑郁后,治疗过程中应加入抗抑郁药(米氮平、曲唑酮、褪黑素),同时患者和家属应接受健康教育,与医生一起形成治疗联盟。

  各种失眠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以心理行为治疗,即使是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失眠患者常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过分关注失眠的不良后果,常在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些负性情绪使睡眠进一步恶化,失眠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认知行为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对失眠的认知偏差,养成有益于睡眠健康的习惯。具体做法为:告诫患者不要过早上床,每天保持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即使休息日也要坚持平时的入睡及起床时间,明确床仅仅是用来睡觉的,如果没有困意,那么久离开卧房;睡前应避免需要动脑的活动等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作为人类的基本生理功能,与个体发育、生存息息相关,良好的作息与睡眠是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总是睡不好觉,高兴不起来,唉声叹气,什么事也不想做,心烦,坐立不安……这些都提示心理问题的存在,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尽量做到早期识别,早期干预。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关注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  疫情虽已渐远,创伤还需弥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