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 心理医生来支招,哄好家里的“老小孩”,人多力量大,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常常是人多矛盾多。大多数家庭都是双职工,工作繁忙、节奏紧张,需要家里有老人来共同照顾孩子。父母们往往只有两招:要不放任不管,统统由老人来教;要不坚持己见,让老人按照自己的模式来,结果争执不休。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精神心理科闫瑞颖医生指出,要与老人携手养育好孩子,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在合作中明确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逐步达到合力最大化的效果。父母们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父母要清楚自己的位置,教育孩子的主要义务和责任在于父母,老人们只是辅助。所以父母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都要起到主要的作用。
正因为家长们工作繁忙,所以需要专心、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体会到尊重以及亲子互动的满足感,从而了解孩子,有利于建立好良好的亲子关系。
另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因为即使父母陪伴的时间有限,孩子们还是会“有样学样”,受父母的影响很大。
第二,父母要尊重与感恩老人。老人是来帮助父母的,但有些父母把老人当作保姆一般,让老人有不好的感觉。
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老人认可。老人们放弃自己的安逸的老年生活,来帮着带孩子,他们付出来很多的心血,是渴望得到认可的。子女们的认可会带给老人成就感与满足感,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关系。
父母们要去了解老人,站在老人的角度也许会更能理解他们的一些做法。比如,父母抱怨很多老人看孩子时替代多、限制多。
这是因为,人在每个阶段的需求是不同的,关注点也会发生变化。随着年纪的增加,身体的逐渐衰老,老人们更在意的是健康,不仅仅是自己的,还包括子女、孙辈的。还有老人表示:“父母如果不小心让孩子受伤了,他们也会心疼,但事情很快就过去了。如果是老人看的时候,孩子受伤了,父母和老人之间会有隔阂与指责。”
所以,老人们往往更愿意选择安全型的育儿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会把养育的关注点放在“吃的好不好”、“有没有受伤”等方面的原因之一。
第三,正确理解和灵活掌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各个专家都在呼吁家庭教育要一致,但是有一部分家长在实际执行的时候过于刻板。
很多家庭中会上演这样一个情景:父母一脸严肃地教育孩子、甚至会打孩子。一旁的老人护着孩子,阻扰教育的继续进行。继而家长们内心产生很多不满的情绪,有的人使劲压制那种不满,有的家庭可能就升级成一场“战争”。
其实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尤其是非常严格甚至打孩子的时候,老人们会忍不住心疼,会护着孩子。这一点可以试着站在老人的角度给予理解。
父母可以建议老人们,“请温柔而坚定的告诉孩子——虽然你的爸爸/妈妈刚才批评你了/打你了,我们很心疼,也觉得他们那样做不好,但是,你刚才确实在哪些方面没有做好。”
这样既让老人表达了对孩子的心疼,又告诉孩子一个明确的立场,达到了教育的一致性。其实,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上,没有绝对的一致性,家长们要学着接纳。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必总上纲上线,要灵活运用。
毕竟,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家长们能够有原则而又灵活的和老人们共同携手守护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