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流感下的所有人:这份中医抗感全攻略请拿好!

  然而在岁暮天寒的日子里,却偏偏有那特立独行的生物在这天寒地冻的大地上格外肆虐,那就是“流感”病毒。

  成都市卫健委组织名中医根据今冬气候特点、病原学特点、流感中医特征等,经过磋商研讨,编写了这份《中医防治流感方案》。

  “流感”本身并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然而让我们不寒而栗的却是它的并发症,如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脓毒性休克等。

  中医认为:感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预防和治疗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有其突出优势,特别是对于易于变异的流感病毒所致的新发传染病,在传染源、传染途径等均不明确的情况下,中医辨证论治有其独到的见解及优势。

  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有润肺之功,脾胃虚寒之人不宜。

  自古誉为治消渴之圣品,《本草纲目》概括为“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五大功用,体弱之人经常食用有扶助正气之效。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以降为顺;肾主纳气,呼吸锻炼有利于降肺气,纳肾气,气机畅则咳嗽自平。

  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流传甚广,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每天下午四时,就一直坚持练习八段锦,且取得了很好的健身效果。

  在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流行地区,对易感、高危人群提倡早期预防性用药,避免或减轻流行性感冒的传染和爆发,充分发挥中医学“未病先防”在防控中的作用。

  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中医师王晓东为成都市民拟定了“宣肺辟秽方”,以宣肺化浊、散郁解毒预防流行性感冒。

  有医家曾说:“未病前,预饮芳香正气药,则邪不能入,此为上也”,芳香药物“通经走络,开窍醒神”,有鼓舞正气、辟除秽气、调整机体阴阳的功效。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认为人体内正气强盛有力,则外感邪气不会侵袭人体或侵袭后正气会抵邪外出。

  采用三九贴等穴位敷贴法有,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发生之效。根据病情可辨证使用具有疏风宣肺、止咳化痰功效的中药,敷贴于胸背部等腧穴,可选:天突、膻中、肺俞、定喘、风门、脾俞等。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很多年轻人假装在养生!没准就是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