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习惯称为“阳痿”,古代又称“阴痿”、“筋痿”、“阴器不用”、“不起”等。明代《慎斋遗书》见阳痿症名,此后该病名逐渐被后世医家所沿用。
在病程上WHO(世界卫生组织) ED诊治指南要求3个月,EAU(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D指南要求6个月。
黄帝内经中记载“年六十,阴萎……”,“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完善了阳痿的辨证论治,清代医家韩善徵倡导滋阴治疗阳痿,以纠正温补滥用的时弊。
自古以来,阴茎勃起问题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受限于科技水平以及对疾病认识不足等问题,长期以来,对ED的研究进展不大,直到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类性问题的普遍程度与对个人幸福和健康的重要程度,远超过先前我们的认知。
-1992年,美国国家卫生机构提出,以“勃起功能障碍”取代“阳痿”,并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2003年,国内学者对北京、重庆、广州2226例成年男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ED的总患病率为26.1%,而4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40.2%。(参考文献:张庆江,朱积川,许清泉,姜辉. 三城市2226例男性勃起功能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3(03):191-193.)
ED和心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例如缺乏锻炼、肥胖、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和代谢综合征。因此,ED也是重要的和基础疾病相关的危险指示。对ED患者要充分地评价其基础的心血管风险。
在MMAS研究中,经8年多随访,与久坐男性相比,开始按时锻炼的中年男性ED危险减少70%且ED发病率明显较低。
每个问题从不能完成到完成没有困难,依次为0-5分(满分为25分)。总评分12-21分,为轻度勃起功能障碍;8-11分,为中度勃起功能障碍;小于7分,则为重度勃起功能障碍。
还有一种自我评价方法,更为简单,这种评价方法来源于西地那非(sildenafil)治疗ED的大规模双盲对照实验,将阴茎勃起硬度分为4级:
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关于ED治疗的论述:ED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的症状。目前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口服药物、负压式辅助装置、经尿道内给药以及海绵体内药物注射、假体植入手术治疗等。但是直到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s 5,PDEi5)应用于临床,ED的治疗才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使ED患者获得了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其发展应用被誉为ED治疗中里程碑式的事件。世界卫生组织(WHO)、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 及美国泌尿外科协(AUA) 指南推荐其为ED的一线治疗药物。
近20年来,随着对ED认识以及对药物治疗的理解不断深入,目前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ED的预期,已经从服药一次以获得满意的勃起,逐渐转变为通过整体治疗方案基本治愈ED的症状。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现为亚太性学会会员,亚洲男科协会青年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发育专业委员会男科学组秘书,中国中医药协会男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生殖医学分会暨男科医学研究院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男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